產業影響
本土乳品化妝品難利好
國內電子企業恐受沖擊
乳品、化妝品的關稅上調后,進口產品價格漲價箭在弦上。漲價后,內外資產品價格差進一步增加,有不少人認為懸殊的價格差直接影響消費者的選擇,這對國內品牌會是一次不小的產業機會,然而這兩大行業內的國內企業均否認了這一觀點。
一位不愿具名的國內知名乳品企業負責人就對記者坦言,在他們看來,外資品牌價格的上漲并不會給國內品牌帶來機會。
近年來不斷有國內嬰幼兒奶粉曝出安全事故,這導致稍有消費能力的家長都會選擇外資品牌。縱然進口產品價格上漲會讓一些對價格更為敏感的父母轉向國內品牌奶粉,但也只是極少數。
不少網友認為,國內乳業受到關稅保護其實更不利于企業競爭和自我提升。“國內乳品產業需要振興,但消費者的利益更應該受到關注和重視。”
對于化妝品廠商而言,外資品牌關稅上調會不會間接成為本土品牌銷量增長的動力呢?霸王的一位經銷商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對于化妝品而言,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是很高的,產品價格上漲了絲毫不會影響到那些外資產品的粉絲。“所以市場機會幾乎是沒有的。”
而對于外資漲價,內資品牌會不會借機跟進,這位經銷商表示,漲不漲價還得看出廠價。目前來看歐萊雅等國際巨頭推出適合三四級市場的親民產品和國內品牌的價格差并不大,漲價可能就意味著市場份額的流失,所以廠家不會輕易漲價。他表示,目前也沒有收到廠家的漲價通知。
國內電子企業恐受沖擊
電子產品稅率則有所下降,從之前的20%降至10%。對此,一家從事蘋果iPad代購的淘寶賣家表現出了擔憂。他告訴記者,這個消息實行當天,還沒看出訂單有什么大的變化,但長期來看,代購生意肯定會受到影響。“如果消費者能從國內買到比之前便宜不少、而且更有保障的產品,肯定就不會費周折到國外代購了。”他無奈地表示。
此外,進口電子產品關稅下調,對國內電子企業的沖擊在所難免。一位電子發燒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16G WiFi的新版iPad為例,在美國的價格是3200元,而在中國的價格高達3800元,關稅下調后,一臺iPad的價格要下降300多元。之前消費者可能消費不起iPad,就退而求其次選擇接近于3000元的宏碁、聯想等品牌的國產平板電腦產品。但現在差價大幅縮減,消費者自然會選擇iPad、三星等國際品牌。有消費者更是直言,國內企業的電子產品根本無新意而言,就是國際品牌產品的山寨貨,所以價格差距不大,自然選擇國際品牌。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電子產品關稅的下滑,是對國內品牌的一種考驗,但同時是一個自我提升的機會。
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之前在談及家電產業十年來的發展時指出,十年前入市談判,我們中國的政府就像一個母親,一大群孩子都要求保護,金融要保護,電信要保護,農業要保護,汽車要保護,但是不能所有的都保護,我們的家電行業就沒被保護。結果我們的家電行業在入世十年以后,發展得很快,從一個很皮實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很爭氣的孩子,產值從5000多億元一下增加到了1萬億元;出口從75億元增加到差不多2000億元,增加了20多倍。“這給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不保護實際上是最好的保護,給了它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
“這次稅率和完稅價格的調整對海外代購將產生結構性的影響,”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說,高端滋補品及化妝品的需求彈性很低,其完稅價格的大幅提升對國內消費不會產生很大的限制;而部分電子、攝像產品的稅率和完稅價格的下降,卻可以極大地促進國內對這些產品的消費。目前國內數碼產品也有了很大發展,在價格和質量上都具有一定的優勢,放開這些產品的進口也不會沖擊國內市場。
一位業內專家感嘆道,未來國產電子品牌的日子會比較難過。“這就需要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增強品牌的溢價能力,不要再做國際品牌產品的跟隨者。”
消費影響
運費上漲 海外代購寒冬來襲
根據海關總署下發的新政策,所有境外快遞企業使用EMS清關派送的包裹,不得按照進境郵遞物品辦理清關手續,也就是說,所有境外快遞、郵包和轉運公司如果想使用EMS通過郵遞渠道清關,暫時只能使用對方國家郵政企業經郵政網絡收取,按照萬國郵聯規定交由中國郵政在內地投遞的包裹才能使用。
據記者了解,現在個人從海外購物主要采用直郵、轉運、代購這三種方式。直郵是國外購物網站直接發貨到國內,這些網站購物價格相對較高,因其采用萬國郵聯系統,使用例如美國郵政UPS、德國郵政DHL等。轉運則是從國外購物后,寄送到海外轉運公司,再通過轉運公司運回國內。而代購一般是國外賣家,或者有相關渠道的國內賣家,在海外購物后轉運回國。國內某知名快遞公司海外業務負責人表示,事實上,目前網上的各種代購主要是通過轉運公司,走EMS清關多批次入境,還有一部分則采取所謂的“人肉快遞”,由相關人員自己帶入進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