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20日起,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連續4天最大波幅接近1%的跌停下限,創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今年以來的新低。種種跡象顯示,在經濟基本面無改善的背景下,國內資本外流的情況仍在持續,甚至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高峰期。
“近期不斷有客戶希望將資產轉移至海外,”諾亞財富首席研發官連凱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從去年開始,他手中的客戶向他透露更愿意配置一些避險資產:比如美國房產等,而種種跡象顯示國內資金正加速外流。
七成企業延遲結匯造成美元短缺
“銀行告訴我們購匯手續基本完備,但美元到賬要延后,”在東莞做了多年進出口生意的王錫宇最近有點煩,為了進口一批紅酒,7月中旬他開始多次往返各大銀行購入美元。以往合作順暢的銀行忽然加長了審批時間,好不容易完成審批,銀行卻告訴他美元資金到戶時間可能要延后。“這種情況在國家放松外匯管制后就非常少見,難道銀行也缺美元?”王錫宇頗有不解。
早在今年6月中上旬,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就顯示全球面臨美元短缺的問題,該報告表示,各國央行正以2004年以來最快的步伐重組外匯儲備,大手買入美元。全球央行已經購入了4.8萬億美元的金融資產,但各國私人銀行和企業的需求卻得不到滿足,預計這些私人機構需要仍增持兩萬億美元資產,這一缺口遠高于2008年的4000億美元。
中國企業對美元同樣情有獨鐘,“能留的盡量留了,我們甚至希望全部都不結匯”。奧康鞋業國際貿易部分管出口的負責人李海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與國外私人機構不同,中國由于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美元升值的預期,導致大量美元資產集中在進出口貿易公司手中。
“從三四月開始我們就盡量把外匯留在手中,”與奧康鞋業采取同樣外匯策略的東莞家寶制衣董事長劉長福表示,其實當時人民幣兌美元還是一直處于上漲勢頭,三四月間甚至走出7連陽的態勢,但人民幣匯率遠期市場卻走勢反復,不時有連續走低的狀況。“財務顧問建議我們中止遠期鎖定匯率的訂單,并延長結匯時間,”劉長福告訴記者。以往在人民幣升值期間,國內的進出口企業通常會在收到外匯結款時,第一時間結匯。但現階段持有外匯的企業正不斷增多。
“以往很多客戶在簽下訂單后,會馬上在銀行辦理遠期結匯,以此來鎖定結匯價格,并保證收益。但現在這類型的結匯模式越來越少,幾乎比年初少了70%,”一位國有銀行國際結算部的人士表示。7月24日,國家外管局公布的銀行代客結售匯數據顯示,今年6月中國結售匯逆差達35億美元,這是4月出現逆差后再度出現大額結售匯逆差。與此同時,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銀行代客遠期結匯簽約105億美元,遠期售匯212億美元,遠期凈售匯107億美元,這顯示未來企業或者個人持有美元會更多。
另一方面,外管局的數據顯示,企業境內外匯存款快速上升。去年10月至今年6月,增幅接近60%。持有外幣的企業純粹在坐等美元升值嗎?
7月20日開始,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開始大幅波動,這是今年4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將匯率波動幅度擴大到1%后的首次,而且在其后的連續四個交易日中,最大波幅都接近這一跌停線。截止到7月25日,人民幣兌美元累計下跌317個基點。
與此同時,由于歐債危機的蔓延和全球經濟的低迷,導致避險資金紛紛流入美元市場,推動美元指數走高,美元不斷升值。7月24日,美元指數突破高點,2010年以來首次站上84.00點。
最新公布的6月份PMI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均出現明顯下降,并且均在50的臨界線以下,這表明中國經濟仍呈下滑態勢,這也導致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加強,讓國內企業拋棄人民幣,持有美元的動力倍增。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