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流入推升資產價格
亞洲一些中小型經濟體受資金流入影響相對較大。泰國股市今年上漲28%,菲律賓股市上漲24%,印度基準股指也上揚23%。而昨日香港恒生指數更是報收于14個月最高水平。外圍漲聲一片,中國內地A股卻獨自下跌,因為此前市場一直在擔憂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未來結構轉型問題。
作為亞洲最為發達的兩個經濟體,香港地區和新加坡所面臨的不僅僅是股市的大漲,港元和新加坡元以及兩地的房地產市場也被外來的資本流入所推高。
港元兌美元的大幅升值更是迫使香港特區政府3年來首次干預匯市,壓低港元捍衛貨幣升值上限;新加坡元自今年以來一直表現強勁;印度盧比對美元上漲3%;人民幣也開始逐步回到升值預期。
與此同時亞太地區各國的房價也不斷刷新歷史紀錄。香港過去4年中房價翻番,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不得不在上周日表示房市的過快增長已經與經濟放緩的趨勢相互脫節,并警告將采取措施抑制房價增長。
新加坡私人房價上個季度上漲56%,該國政府不得不收緊貨幣政策對抗通脹,10月份的會議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出乎市場意料地維持貨幣政策不變。而今年新加坡元對美元匯率上漲6%,成為亞洲表現最好的貨幣,印度盧比自QE3推出之后在本國經濟疲軟的情況下增長3%。
越南相關統計機構的數據顯示,在今年流入越南的95億美元當中,流入房地產部門的資金占到22億美元,進一步推升越南房地產市場價格上漲。
除了房地產和匯率價格外,除日本外的亞洲地區上漲的還有通脹壓力。
惠譽國際亞洲主權評級主管Andrew Colquhoun表示:“由于經濟規模相對較小,香港地區和新加坡相對更容易受到美國貨幣寬松的沖擊,而這極有可能增大兩個地區所面臨的通脹風險。”
其他地區盡管有資本管制,但大量資本流入可能給政府管理通脹帶來一定的挑戰。以印度為例,自今年以來,印度的通脹率水平一直在10%以上徘徊,通脹壓力非常大,大規模的資本流入在解決印度投資匱乏困境的同時,可能會催生印度的CPI進一步走高。
為應對正在不斷涌入的外國資本,亞洲國家開始逐步采取政策應對。泰國政府昨日放寬了境內投資者投資海外市場的限制,鼓勵資本外流;有消息人士分析,香港金管局也可能在近期進一步干預市場,避免港元突破7.5的下緣。
為期兩天(23日~24日)的美聯儲例行會議上將討論進一步擴大QE3規模的議題,同時日本央行也有可能在10月30日的議息會議上進一步擴大資產購買計劃;如此,亞洲地區將面臨更大規模的資本流入,相關政府應該及早打算,及時干預,避免對本國經濟造成更大壓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