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富人常午夜才回國
英國富豪相比美國富豪要幸福很多,因為他們不必為自己的海外收入納稅,也正因為此,他們有了更多的法律漏洞可以鉆。英國《泰晤士報》去年6月曾推出《富人避稅秘密》的系列調查文章,報道富人逃稅偷稅或避稅的方法。
一個以澤西島為根據地的逃稅方案能夠每年幫這些富豪逃稅多達1.68億英鎊(約合16.8億元人民幣)。報道說,曾在英國女王登基60周年慶典上表演的著名喜劇演員吉米·卡爾通過澤西島方案每年逃稅330萬英鎊(約合3300萬元人民幣),另外還有大約1100人采取這一做法。
有的富豪為逃避納稅義務鉆法律的漏洞,一名富豪常常在晚上搭機飛離英國領空,過了午夜之后,再回到英國機場降落。英國現行稅法規定,每年在英國居住的時間不超過90天的話就不用繳稅;而剩下的275天里,只要午夜前不在英國也可以不用繳稅。 爭議
很多人失去創業動力
巴黎的一家中小企業主直言:“這樣的畸形稅制讓法國患上了重病。你需要繳納的稅就越多,讓你完全失去了創業動力。”但法國的工薪階層并不這樣認為,他們堅持富人更應該具有基本的公民素質和社會責任感。
然而這些法國的富豪們卻反唇相譏,“國家要的可不是一點點”。德帕爾迪厄說,自己從業以來已經給法國上繳了1.45億歐元的稅款,難道還不算多?本月5日的最新民調顯示,60%的法國人贊成高稅率,但多數人認為75%的高稅率確實離譜,很多人認為應該在50%~75%之間更合理。
對法國政府而言,給富人加稅也屬于無奈之舉。由于接連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打擊,法國經濟增長乏力,貧富差距拉大,社會不滿情緒增加。法國工商界人士普遍擔心,過高的個人所得稅和其他增稅措施,將迫使高收入人群離開法國,打擊外國投資者的信心。
不過富人稅并非法國獨有。奧巴馬在2012年的國情咨文中也提出要向年入過百萬美元的富人征收“巴菲特稅”。富人稅率將初步定在30%或以上。許多學者的研究表明,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人們越來越關注分配的公平問題。這也是各國發展的共同規律。而美國之前奉行的是市場經濟和小政府原則,因此政府只是輕度介入收入再分配議題。而事實上這種做法正受到各方質疑。在社會福利越來越完善的今天,美國的窮人往往發現自己及家庭越來越脆弱。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許多普通民眾的生計每況愈下。因此,歐美發達國家要求政府關注再分配問題的呼聲也越來越大。
后果
世界財富藏匿129萬億
除了改國籍,其實富豪們還有更多的秘密手段避稅。英國泰晤士報去年底曾披露,全球超級富豪利用跨國稅收制度之間的差異,離岸藏匿價值13萬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29萬億元)的巨額財富,這一數額是中國GDP的近三倍。
這一數據是麥肯錫咨詢公司前首席經濟學家詹姆斯·亨利和一位避稅研究專家在一項新報告中得出的,報告對這種新的逃稅行為進行了詳盡的統計分析。報告指出,在私人銀行的幫助下,至少有13萬億英鎊,甚至高達20萬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98.4萬億元)從多個國家流向像瑞士和開曼群島這樣的秘密轄區。
亨利指出,富人們為了避稅,不惜高薪聘用一些私人銀行業、法律界、會計行業和投資行業的專業能手。他們大肆地利用日益無邊界、無摩擦的世界經濟逃避稅收。根據亨利的調查,前10家私人銀行,包括瑞士聯合銀行、瑞士信貸和美國投資銀行高盛集團,在2010年經手了超過4萬億英鎊(約合40萬億人民幣)的資金,比5年前的1.5萬億英鎊(約合15萬億人民幣)提高了很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