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習錢學森的創業精神
cye.com.cn
時間:2009-11-1 9:19:43 來源:
作者:宗青 我來說兩句 |
|
|
Cye.com.cn專家觀點:時下,想創業的年輕人恐怕不在少數。然而,據統計,中國大學生畢業以后創業比率不到1%,而有些國家能達到20%。為什么中國學生創業比率如此之低?我曾問過一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他的回答是:“有利的事,都被人占著;沒利的事,我也不感興趣。”他的想法很可能代表一些想創業卻提不起精神的年輕人的心態。
那么,到哪兒去尋找自己的創業機會呢?我們常說,個人成長離不開社會的發展。當今中國社會又有哪些亟待開發的領域和急需解決的問題呢?有句廣告詞說得好:高度決定視野,觀念改變眼界。只有真正站得高的人才能看得遠。
于是,我想到了中國的導彈之父錢學森。春節前夕,胡錦濤主席在探望錢老時,特別夸獎了他創立“沙產業”的功績。胡主席對錢老說:“前不久,我到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考察,看到那里沙產業發展得很好,沙生植物加工搞起來了,生態正在得到恢復,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錢老,您的設想正在變成現實。”
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戈壁沙漠里試制導彈時,錢老看到當地農牧民過著貧困艱辛的生活,就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幫助農牧民改善生活。他發現,雖說戈壁沙漠荒涼貧瘠,卻有著另類生機。能在戈壁沙漠中頑強地生存下來的沙棘、甘草等植物,不僅耐干旱、抗風沙,而且還有很高的藥用和經濟價值。野駱駝、野黃羊等動物,竟能在幾乎滴水不見的戈壁沙漠里生活得悠然自得。
經過認真研究和考察,錢老在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 “沙產業”的設想:中國沙漠大約16億畝,和農田面積差不多,沙產業就是在沙漠上搞大農業,而這個大農業的核心就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使“不毛之地變為沃土”。為了實現沙產業的理想,他甚至把自己獲得的獎金捐獻出來,用于支持沙產業的發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國導彈之父創立“沙產業”的故事告訴我們,僅僅把創業中的“業”字當做自己的私利,就會在無形中限制你的視野,而當你把它看成是Cye.com.cn社會“大業”的一部分,當你把自己的“小利”融入社會的“大利”之中,創業的天地就會變得寬廣無垠。 有志創業的年輕人,我們不該向中國導彈之父學學嗎?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