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com.cn】核心提示:3月4日,麥當勞中國區總部相關部門向本報確認,“該公司有計劃在河南省啟動特許經營” 這意味著,麥當勞河南公司旗下既有的33家餐廳,將被“打包”賣掉有限期內的特許經營權。與此同時,麥當勞或還將向合作方有限度出讓河南市場新餐廳的投資開發權。 這是全球第一大餐飲巨頭麥當勞首次在河南展示它的主營業務結構:第一業務是出售特許經營權和房地產,第二才是賣漢堡。毋庸置疑,后者是前者的鋪墊。 本報獲悉,省內幾家知名企業與麥當勞派出的“選秀團隊”正在磋商,勝者有望在今年年底前產生。 “河南麥當勞”要嫁人 麥當勞有計劃在河南省啟動特許經營,但目前具體時間表有待進一步確認。
“麥當勞‘河南區業務’要賣了”,這一忽隱忽現的傳聞逼近真實。
3月4日,麥當勞中國區相關部門以電郵形式回復記者采訪:特許經營業務是麥當勞在全球許多市場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麥當勞未來在中國實現快速發展的有力推動力之一。麥當勞有計劃在河南省啟動特許經營,目前具體時間表有待進一步確認。
以上是麥當勞(中國)對本報采訪函十幾個問題的全部回復內容,它對“有限期‘賣掉’河南區業務”首次進行正面確認。
本報在與其公關部溝通中獲進一步證實,麥當勞中國區對河南市場將執行“發展式”特許經營方案。而這,區別于粵、蜀、蘇等省正在執行的“傳統式”特許經營方案。
記者另被告知,麥當勞總部特許加盟部認為,河南區業務由直營模式轉為特許經營模式,被外界稱之為“賣店”或“轉讓市場”等用語是不準確的。
為麥當勞的特許經營模式做個通俗解釋,似乎很必要。特許經營,是迄今全球流行的連鎖化經營模式。以此為發展模式開發中國市場的海外商企群體,毫不遜色于直營零售商。在中國,特許經營的另一個名字叫特許加盟。
不過,麥當勞的特許經營與國內常見的加盟連鎖有本質區別:一是,麥當勞是將其投資的成熟門店轉讓給投資人,而非僅輸出品牌使用權,由投資人開新店;二是,麥當勞不做一錘子買賣。對所有轉讓加盟門店約定經營權出讓周期(10~20年不等),并有極為嚴格的管控體系和游戲規則。
麥當勞將特許經營模式分拆為“傳統式”與“發展式”。對前種方式,麥當勞的廣宣聲調很高,它傾向于個人投資者,“200萬元起開家麥當勞”在一些城市早已家喻戶曉。而“發展式”,則是將擬合作主體設定為公司。麥當勞對此方面信息披露較為低調。即便其在滇、湘兩省已有成功“打包”轉讓的先例,但合作內容依舊神秘。
今年一月份,“麥當勞要賣掉河南區”的傳聞在河南商界慢慢發酵。
本報獲證實的消息:其一,2012年12月,麥當勞中國區與河南公司管理層針對去留問題接觸談話;其二,麥當勞“選秀團隊”在河南接觸了地產業、汽車制造業和食品制造業多家知名企業,這其中包括丹尼斯百貨和名門地產。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2年年末,麥當勞自2000年入豫以來共開設餐廳33個,全部為直營,分布在13個省轄市。按同行業單店用工標配50名員工推算,加上麥當勞河南區行政辦公人員,河南麥當勞公司整體用工總數或接近2000人。
也就是說,麥當勞(中國)將河南區轉為特許經營,是將33家既有門店、2000人的員工隊伍,一并打包出讓。當然,也還包括一定限度的河南市場新店投資開發權。
多家企業人士向記者證實,針對接盤麥當勞河南區業務,雙方磋商的價格起點在2億元左右,初擬合約周期約20年,但目前參與者數量較多,細節仍未敲定,存有諸多變數。
麥當勞“遲到”的決定 2010年,麥當勞即開始尋找河南區合適的接盤投資人,外界認為其行動遲緩的原因是決策效率太低。 麥當勞明確告知,不能確認啟動“河南區業務轉特許經營”的具體時間表。 但據多位消息人士透露,2010年,麥當勞即在尋找河南區合適的接盤投資人。一些企業提交了申請后,卻音信皆無。“這次或已到了沖刺的關鍵時刻,有望在今年年底完成。”這一信息,也來自麥當勞內部。 緣何一拖就是3年? 一參與人士認為,麥當勞在中國市場發展最大的問題,就是決策效率太低。“麥當勞‘搞對象’并不親自出馬,而是先找個第三方機構做‘媒婆’,依其提出擇偶標準找合適目標,并進行前期洽談。然后,‘媒婆’再把一批意向企業列表、總結報給麥當勞,它再決定與誰溝通。”上述人士這樣描述。
然而,一位曾就職于麥當勞、負責區域發展業務的高管于笑(化名)卻不這么看,其稱,“外界對麥當勞行為方式的判斷太過簡單”。
于笑的分析是,麥當勞對整區域轉特許經營合作伙伴選擇謹慎,是因中國關于特許經營的法律、法規并不健全,判斷經營環境還不成熟。同時,加盟商的誠信問題也難獲法律保障。
“假設一投資人因合作不爽,一夜將全省麥當勞餐廳‘M’標志換成了‘肯大爺’(指肯德基)的頭像,那對麥當勞將是災難性的。尤其在股市對其產生致命打擊。”于笑稱,這一例子或不恰當,但卻是麥當勞的真實心態。因按照麥當勞美國總部對開發市場的利益排序,第一是品牌,第二是安全,第三才是收益。“麥當勞視品牌為生命,沒判斷出誰是確保品牌絕對安全的伙伴,它寧可不玩”。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