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北亞創業環境大起底 韓國不敵中日排名墊底
東北亞三國中,韓國的創業生態系統不敵中國和日本,排名倒數第一。
中新網8月28日電 據韓國《亞洲經濟》28日報道,東北亞三國(韓國、中國、日本)中,韓國的創業生態系統不敵中國和日本,排名倒數第一。這也說明韓國的創業生態系統并不成熟,且經濟革新力也在逐漸下降。
韓國創業振興院28日發布《韓中日創業及風險生態系統的比較研究》報告。數據顯示,韓國自2000年的14年間,雖然得到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但把韓國創業與經濟增長相連接的系統卻并不健全。
作為創業基礎的專利申報數量(2012年為準),韓國共計20.3萬余件(人均0.41件),排世界前列。但知識產權(IP)貿易收支卻達到49.5億美元的赤字。而從數量上來看,韓國的專利只強調量和收益性,這也導致其知識產權并不明顯。
從韓國的專利競爭力來看,眾多專利都集中在三星和三代等韓國大企手中,這也逐漸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中國全年專利數量達65.2萬余件(人均0.05件),雖然的中國IP收支為167億美元的赤字,與韓國持平,但中國不論從量還是質都遠超韓國。
日本的全年專利申請數量為34.2萬余件(人均0.27件)。雖然數量不敵韓國和中國,但IP收支卻達到120億美元,以壓倒性優勢排名第一。
若將創意想法事業化,其根本就是散戶資金。從這個方面來看,韓國的年散戶資金達500億韓元,排名第一。其次為日本(470億韓元)和中國(190億韓元)。特別是中國的散戶資金,其背后有大學技術持股公司的支撐,與韓國間的差距正逐漸縮小。
韓國雖在此略占優勢,但散戶資金卻僅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004%。若與GDP產額進行比較,則是有“創業大國”之稱的美國的四十分之一。
從企業并購(M&A)方面來看,中國艷壓群芳,領跑韓日。中國的企業并購規模為200億美元,是韓國(5億美元)的40倍。雖然GDP規模有所縮緊,但韓國的企業并購規模僅為中國的六分之一。中國的企業并購規模已經占GDP的0.279%,遠超美國(0.257%);而日本則與韓國持平。
企業的并購意味著新所有者通過此行為來擴大自己的規模及影響力。有專家認為,從以上這些數據來看,中國的創業生態系統已經遠遠超遠了韓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