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闖才能開創。“闖”和“創”,這兩個親密相連的漢字,讓一群年輕人的夢想絢麗綻放。
“年輕人就要闖一闖,不僅自己闖,還要帶動大家一起闖,一起創業。”2014年2月28日,由南開大學2011級本科生、“全國大學年度人物”郭鑫發起,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共同創辦了天津闖先生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闖先生”的辦公地點在南開大學。學生活動中心三樓大廳里隔出的一間玻璃房,正孕育著一個創業版的“阿里巴巴”。
“我們的目標,是把‘闖先生’做成京津冀地區青年創業項目庫,打造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空中孵化器’。”“闖先生”董事長湯明磊說。為了這一夢想,正在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讀博士的湯明磊放棄了去哈佛大學交流的機會,而總經理田標則辭去了一份大型國有企業的穩定工作。
“在天津,有創業意愿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我們這個‘空中孵化器’的服務對象定位為高校青年創業者、持有專利的青年教師、社會草根創業者與初創團隊。”田標說。
市委、市政府連續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營造想創業、能創業、會創業的社會環境,支持更多的人和更多的企業敢創業、創成業、創大業。“闖先生”的目標定位正是以此為基礎。
創業者首先遇到的是公司注冊、記賬、法律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對剛步入創業門檻的年輕人來說頗費腦筋。“我們來幫助他們省時省力。”湯明磊說。
“闖先生”的理念,就是“讓創業如此簡單”。
依托互聯網,幫助創業者找到優質可靠的創業服務,將公司注冊、財務、稅務、法務、市場推廣、設計外包等等創業企業所需服務的價格壓到最低,質量保證到最好。“闖先生”的這個構想與淘寶網有異曲同工之妙。進入“闖先生”網站,會發現900多家圍繞創業上下游的服務企業已入駐,創業者在線“拍”下產品,就可將公司一些繁瑣事務外包出去。
彭俊和他的“農夢成真”電子商務公司是第一個受益者。彭俊是蘇州一家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通過“闖先生”,他獲得了代理注冊公司、建立網站、建立團隊、設備維護等服務,“闖先生”還幫他在東麗區的創業園區申請了免費辦公場地。
構建立足天津面向京冀的創業項目吸納器、青年人才聚集地、創業資源對接平臺,努力打造一個為大眾和草根創業者服務的綜合創業生態系統—“闖先生”的構想是一個外延廣闊的服務平臺。
這一構想使“闖先生”在兩萬多個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獲得首屆“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
“一些創業項目,投資人可能一時瞧不上眼。但這些項目里有草根創業的激情,有思維的火花,只不過由于缺乏創業知識和指導,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闖先生’提供合伙人招募、資金對接、場地推送與商業模式打磨四大核心服務,建立了創業導師團隊,通過導師出診和政策對接,幫助創業者解決初創時期遇到的種種困難。”湯明磊說。
傳統孵化器在固定園區范圍內提供服務,其特點是“孵化器在哪里,創業者去哪里”。而“闖先生”提出了“創業者在哪,孵化器就去哪里”的“飛地孵化器”模式,計劃在本市每一所高校都建立一個收集創業項目的社團和一個服務創業的小站。目前,已在本市四所高校和河北省保定大學城建立社團,春節后社團和小站將在本市高校全面鋪開。這一線下孵化器網絡提供政策申請、創業課程、融資路演、導師沙龍等服務,從源頭獲取創業項目,創業項目上傳到互聯網平臺,納入“闖學院”服務體系,提供深度孵化服務,目前已經成功孵化博雅家教網、天大北公子炸雞和天津商業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南開大學濱海學院的十余個創業團隊。
“我們關注和支持‘闖先生’,這不僅是支持一個團隊,而且是通過他們來支持眾多的初創企業。” 團市委副書記方偉說。近年來,團市委大力扶持青年創業,通過貼息、聯保聯貸、行業互保、打包貸款等模式,幫助青年創業企業實現創業融資,并為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無抵押、無利息”小額貸款,同時整合創建了50個共計18萬平方米的大學生創業載體。
“播下創業的種子,還要讓這些種子生根發芽,青年人帶動青年人,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方偉說,“‘闖先生’以互聯網思維制勝,我們認為這是青年創業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