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巢也開發“山寨”了,還真沒想到。奧運之后,北京的鳥巢與水立方很快就成了旅游的熱門景區,在去年十一長假,游客最高達到一天50萬,超過故宮與八達嶺長城。這當然是好事情,杰出的建筑從來都是重要的人文景點。可如今在鳥巢的場地中央,弄了個“山寨”版領獎臺,收費拍照,讓游客裝扮成假冠軍,4張快照120元,說是每天還限額2008個。
看那些“假冠軍”掛著假金牌、舉著“冠軍花”、登臺拍假照的模樣,我就忍不住笑了。那一把“冠軍花”大約也是塑料的吧?更可樂的是“半身不遂”的服飾——上半身套了一件紅黃相間、“番茄炒蛋”的“奧運服”,下半身還是原來的黑褲子,乖乖。
鳥巢致力于開發旅游,這本身無可厚非;每年運營費用約為1.5億元,空在那里顯然不行。蕓蕓眾生里,有多少人想去看鳥巢水立方、與它們合個影?在我眼中,鳥巢是丈夫,水立方是妻子,兩者構成了最和諧的關系。去年“十一”至今年2月,不到半年時間,僅鳥巢就接待了308萬游客,每張門票是50元,累計達1.54億元,收入不菲。可是,在鳥巢賺錢,你總得上點檔次,如此批量生產假冒偽劣的“冠軍照”,靠這種在別的旅游景點很常見的山寨手法來賺鈔票,還真是把人間鳥巢當成鳥類鳥巢了。
鳥巢此舉不是什么“試水”“試錯”,而是典型的“中國特色賺錢經”。旅游文化,經常會被弄成這樣的“旅游沒文化”。老外旅游時,喜歡跟真實的東西合影;國人旅游時,喜歡把自己裝扮成那“真實的東西”來留影。國人的社會文化心理,還真被巧妙利用、充分挖掘了。
旅游是個產業,可重視經濟效益,但不能只盯著經濟效益。你在鳥巢里細化設計旅游項目,總得有點素質,有點創意,有點技術含量。鳥巢的業主單位,原先是說要打造成文體中心的,比如一般每年只承接10場演出,8月安排張藝謀大型歌劇《圖蘭朵》。相比之下,那種“假冠軍照”是簡單化操作、低水平開發,賺錢為第一目的,內涵不曾考慮,這很倒胃口。
人類其實應該向鳥類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有建筑學家說,真正的鳥巢,是世界上最復雜的建筑,人類還真建筑不了鳥巢。鳥巢作為鳥的建筑,與Cye.com.cn人類蓋房子不同,鳥筑巢不是為了定居,而是為了繁殖,鳥只在生養小寶寶時才筑巢。它們用過之后,就不再“廢物利用”“開發旅游”了,這也比人類灑脫得多。我們人類的這個鳥巢,當然不必神圣化,但實在也不應庸俗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