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的慈善行為最能夠引起世人的關注,他們能夠帶動社會形成一種關注弱勢群體的力量,可是,我們有些企業家顯然沒有意識到這點。”大學生魏城從網上看到新聞“賴捐企業的黑名單”沒有被公布后,很是氣憤。
近日,連續有企業家慈善榜揭曉。4月24日,“2009中國慈善排行榜”發布,世紀金源集團黃如論、黃濤父子因現金捐贈第一(捐款27393.3萬元),獲得“中國首善”稱號;上屆“中國首善”陳光標(捐款21000萬元)今年則獲“最具號召力的中國慈善家”稱號。與慈善人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承諾捐贈的企業或企業家,并沒有捐出承諾的數額,但主辦單位原本打算發布的“賴捐企業黑名單”因故放棄公布。
每年都發布的福布斯和胡潤富豪榜,讓公眾對富豪們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富豪的一笑一顰都會成為公眾議論的焦點。“企業的高管們動輒拿幾百上千萬元的收入,因此他們應該回饋社會。我平時關注的不僅是企業家的財富,更關注他們對社會的責任。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說富豪為富不仁,但我們也看到了很多熱衷于做慈善的富豪,比如香港的余彭年,連續很多年都是慈善排行榜的首位。”在魏城看來,慈善體現了一種企業家的精神,“飲水思源,回報社會,做慈善體現了企業家承擔社會責任的勇氣”。
那么,慈善榜應該曝光捐贈不兌現企業嗎?網易的調查顯示,有69.09%的網民認為應該曝光這些企業,既然作出承諾就要兌現。
“這不是簡單的社會責任問題,承諾了又不兌現,這關系到企業家的誠信問題,如果我知道我的合作伙伴中有這種人,我肯定不會再與他合作了。”一家網絡公司的負責人認為,目前的信息渠道這么多,“紙包不住火”,黑名單遲早要泄露出來。
“慈善關系企業的品牌,我們老百姓不苛求企業一定要捐贈,但承諾了捐贈又不遵守諾言的,我如果知道了是哪家企業,以后就不買它的產品。我強烈建議公布黑名單。”網友tigerwu這樣表達憤慨。捐贈企業不遵守諾言,確實會損害企業品牌的信譽度和美譽度,網民在網上評論中紛紛表達類似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