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軍隊保衛部門與地方公安機關連續破獲多起國防生招生詐騙案件,一些不法分子偽造軍隊公文公章,大肆騙取考生家長錢財,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在今年高考即將來臨之際,解放軍總政治部相關負責人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告訴考生和家長五個識假防騙的要訣。 一要辨明招生機構。不法分子為騙取學生和家長信任,冒充軍隊機關或招生部門招搖撞騙,用得比較多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職干部局”、“國防部征兵辦公室”,還有一些打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生招生辦公室”、“總政治部國防定向生選拔培訓工作辦公室”的招牌。實際上,國防生招生納入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校招生辦公室負責提檔,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組織政治考核、體檢和面試,普通高校擇優錄取。軍隊沒有設立所謂“國防生招生辦公室”和“國防定向生選拔培訓工作辦公室”這類機構,遇到可疑情況時,考生家長可撥打010-66736244這個電話查詢核實是否假冒軍隊招生機構。
二要熟悉報考條件。騙子的慣用伎倆是,假冒軍校領導、軍隊干部、軍隊機關工作人員等身份,吹噓有“內部招生指標”、“計劃外招生指標”,能做到“低分高錄”,把不符合條件的考生“辦”進國防生隊伍。家長不要輕信騙子的花言巧語,軍隊依托普通高校招收、培養國防生,有著嚴密的組織程序和要求,考生必須參加由軍隊組織的政治考核、面試和體檢,合格后才可能被錄取為國防生。
三要了解招生院校。有些不法分子為騙取家長錢財,還煞有介事地把考生辦進一些高校委培班,甚至招進民辦學校、技工學校就讀,許諾畢業一律安排到部隊工作,辦理擔任軍官或文職干部的手續,這完全是一種行騙手段。目前,招收國防生的普通高校共有117所,其中培養軍隊干部的105所、培養武警部隊干部的12所,以綜合類和理工類院校為主,都是國家部委直屬高校或者學科優勢明顯的省屬高校。這些高校的名單可到互聯網上查詢。
四要識別公文真偽。據參與偵破國防生招生詐騙案件的有關人員介紹,不法分子在行騙過程中,一旦發現考生家長流露出“報考國防生當軍官”的急切心理,就會趁機拿出“軍隊高級機關文件”、“總政治部國防定向生協議書”、“國防生學員軍籍卡”、“錄取函”、“特招入伍批準證書”等各種偽造公文,以此誘騙考生家長跳進他們精心設置的“陷阱”。這些偽造公文上面蓋有偽造公章,印有虛假編號,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實際上,軍隊和武警部隊不允許任何個人私自攜帶招生公文,招生過程中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長展示公文這一環節;國防生錄取通知書,均為招生高校統一印制,都是通過郵局寄達考生家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