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脫產品吹過頭了
當被問及“用了防脫生發產品后,你覺得管用嗎?”72.75%的消費者稱“沒啥效果”,24.25%的人認為“有一點效果”,只有3.02%的表示“很有效。”
在采訪中,記者注意到,現在市場上防脫生發產品比較混亂。按屬性分,有西藥及中藥類,有特殊化妝品類,還有食品或保健品類,消費者很難辨別各種產品的性能。而根據我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實施細則》規定,防脫生發產品屬于特殊用途化妝品,需要通過衛生部或者藥監部門審批,頒發特殊用途化妝品批準文號之后才能生產上市。
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朱學駿教授、上海長征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溫海教授均表示,目前經過國家批準的防脫生發藥只有兩種,一種叫“保法止”,每天吃1毫克,4個月后能停止脫發,半年可以長出毛發,但需要長期治療,一旦停用,脫發可能復發。另一種是外用的2%—5%米諾地爾溶液,效果不如前者,用后頭頂只能長出絨毛。
“除此之外,所有治脫發產品都屬于保健品,沒有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不具備治療功效,對人體是否產生副作用也無從驗證。”朱學駿舉例說,像洗護產品大都在宣傳上打擦邊球,配方中有何首烏、黑芝麻等,也不敢說是藥物,只能宣稱是祖傳的中藥方子;而生發梳等工具,對改善頭皮血液循環確實有一定幫助,但并不能預防掉頭發。他還提到了一種在我國行銷多年的著名生發產品,但這種號稱療效顯著的產品一直不肯公開配方以接受檢驗,而臨床研究顯示,它根本沒有藥物作用,而且,按照其注冊類別,它只屬于保健品,沒有藥用功能。
防脫發重點在調理
針對市場上“一藥治百脫”的現象,朱學駿表示,脫發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主要分兩大類:一種是“謝頂”,占就診患者80%左右,發病通常在17歲以后,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和脫發程度也不斷增加。這種脫發一般由遺傳因素引起,精神緊張、進食過多油膩與辛辣食物、熬夜等往往會加重,或使脫發更早出現。還有一種脫發叫“斑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鬼剃頭”,占發病的15%—20%。斑禿表現為理發、梳頭時突然發生一片或數片面積脫發,嚴重者可發展為全禿。一般來說,斑禿多由工作緊張、壓力過大、睡眠不足導致。內分泌、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會導致斑禿。這種病一般不吃藥也能好,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和樂觀的態度,大部分患者都能在半年至一年自愈,但脫發面積廣的斑禿需要及時就醫。此外,一些藥物也會導致脫發,如免疫抑制劑、化療藥、砷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