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豬肉下跌之勢,有14年豬倌經歷的他醞釀應對之策——
為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在政府推出“冷凍儲存”計劃等調控政策時,養殖戶們也可“合理養豬”有所作為。廖明峰,這位龍泉驛區黃土鎮三村村民,著手實施“萬頭活豬儲存”計劃,憑著自己的經驗,帶著其他弱小養殖戶,抱團在“谷底”蓄勢待發,等待下一個市場高峰期的到來。本報記者鄧嗣華文
籌劃“萬頭活豬儲存”
5月下旬,成都市龍泉驛區黃土鎮三村的生豬養殖戶林明全決定賣掉自己所有的豬。豬肉價格的連續下滑,讓他有些支撐不住了。“你的豬都進我的儲備庫吧,按我的方式繼續養,我保你不虧。”32歲的廖明峰向林明全介紹起自己的“活豬存儲計劃”。已當了14年“豬倌”的廖明峰是村上的致富帶頭人,村青年創業團隊隊長。4年前,他帶領林明全等村民開始了養豬致富路。
兩人約定,廖明峰用略高于當前市場價的價格買下林明全的100多頭商品豬和11頭種豬以及圈舍。廖明峰說,他在技術管理、飼料控制、人才運用上都有自己的優勢,能夠保證把這些豬的養殖成本控制在豬價跌幅之內。“所謂‘活豬存儲計劃’,就是合理延長豬的生長周期,不急著出欄宰殺。”廖明峰介紹,目前,他的“活豬存儲”已達5000多頭,按計劃要到1萬頭。他希望用這種方式影響市場供求關系,“生豬養殖戶的心態是賣跌不賣漲,跌的時候大家都急著‘拋豬’,這樣豬肉供應放量加劇,市場波動更難控制。”廖明峰說,如果有更多有實力的養殖戶也能實現“活豬存儲”,相信能起到作用。
今年以來,供大于求導致生豬養殖戶收益受損。為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各級部門已啟動相應的調控措施。成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日前采取行動——對大型生豬生產、加工企業提供短期收購資金,支持其收購儲存豬肉,放貸總額達8100萬元,預計將有5.6萬頭生豬被從市場上“轉移”到企業的凍庫中,影響豬肉供應量以達到價格止跌的目的。
廖明峰的舉動則提供了政府調控措施之外的一種思路。他說,在政府推出“冷凍儲存”計劃等調控政策時,養殖戶們也可“合理養豬”有所作為。比如自己的“萬頭活豬儲存”計劃,其實就是憑著自己的經驗,帶著其他弱小養殖戶,抱團在“谷底”蓄勢待發,等待下一個市場高峰期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