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第七屆世界衛生經濟大會中國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衛生部藥物政策與基本藥物制度司司長鄭宏在會上表示,要保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政府的補償必須到位,此外,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也允許地方在省一級政府的統一指導下,增加一些非目錄藥物進入社區和醫院使用。
衛生部副部長尹力在會上強調,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制訂發布2009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保障基本藥物生產供應;加強基本藥物的質量監管;合理使用基本藥物;基本藥物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目錄、提高報銷比例;合理確定基本藥物價格;推行以省為單位集中采購和配送,減少流通環節。
7月11日,鄭宏在北大光華衛生經濟論壇上曾透露,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實際上已經制定完成,包括中藥和西藥共300多種,之所以沒有向社會公布,是考慮到相關配套措施尚不完善,如醫療機構的配備使用、社會保障系統納入醫療系統等問題。
新醫改意見要求,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并按照購進價格實行零差率銷售。
對此,昨日鄭宏在會上強調,目前醫院60%~70%的收入來自于藥品,針對醫療機構因使用基本藥物而減少的收入,政府會合理“算賬”,補償到位。此外,對于非政府辦的醫療機構配備使用基本藥物的要求比例,他指出將通過在公立醫院的試點改革情況決定。
對于《基本藥物目錄》的公布時間一推再推,鄭宏表示:“對不起大家”。因為涉及多項政策的銜接問題,不是衛生部可以單獨決定的。他說,衛生部已將目錄草稿發往各地征求意見,反饋意見顯示,中西部地區普遍對目錄比較認可,但是東部地區則反映目錄僅包含幾百種藥物,數量太少。
鄭宏還指出,中央在制定政策時也考慮到將給地方留有一定的調整空間,允許地方在省一級政府的統一指導下增加一些非目錄藥物進入社區和醫院使用。但他同時強調,對這類目錄外的藥物也應按基本藥物制度進行管理,如招標采購、價格約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