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端午節(jié)小長假中,部分商家推出的“買多少送多少”、“買300送300”的送券活動,吸引了很多消費者。但這一促銷方式也引來眾多“黃牛”,攪亂了原本喜慶熱鬧的購物氛圍,引起消費者不滿。
“黃牛”是一個老問題,可屢禁不止的現(xiàn)狀和商家的不作為大有關系。部分商家為了一己之利,養(yǎng)活大批“黃牛”,卻犧牲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一方面,大量“黃牛”聚集在商場內,嚴重影響購物秩序,增加了安全隱患。筆者在一家推出“買多少送多少”的商場看到,原本已經人滿為患的商場里,眾多“黃牛”聚集在電梯口、收銀臺等人流密集處,倒賣各種贈券和發(fā)票,不僅影響了消費者正常通行,而且人為引起局部擁堵,發(fā)生了“黃牛”、消費者互相推搡的情況。事實上,由于促銷現(xiàn)場人流太多、秩序混亂導致的“流血事件”這幾年并不鮮見,而商家不吸取教訓,放任“黃牛”擾亂秩序,無疑是拿消費者的人身安全開玩笑。
另一方面,“黃牛”在倒賣贈券時,往往要求消費者提供發(fā)票等購物憑證,或直接購買消費者手中的購物憑證。要知道,在產品銷售后,發(fā)票等購物憑證是消費者享受Cye.com.cn售后服務或維權的重要依據,放棄了購物憑證,意味著消費者將陷入維權難的境地。然而,商家卻沒有盡到必要的提醒義務,或通過程序設置避免購物憑證落入“黃牛”手中,從而讓不明就里的消費者上當受騙。
筆者還注意到,面對“黃牛”猖獗,商家往往擺出一副“與我無關”的態(tài)度,以一句“無權管轄”的理由搪塞。可如果商家能釜底抽薪,放棄滿額贈券的促銷方式,是否就能改變這一情況呢?就在那家推出“買多少送多少”促銷活動商場的隔壁,是一家舉行“滿200減120”等立減促銷的商場,由于“黃牛”在那里沒有“生財之道”,這家商場購物秩序井然。
其實,商家通過贈券促銷的“小算盤”并不難揣摩,因為手持贈券的消費者只有再次購買產品,贈券才能發(fā)揮作用。但真正能積累起消費者口碑的營銷行為,是要能把消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購物環(huán)境和銷售服務放在第一位,而吸引眾多“黃牛”的贈券促銷顯然不屬此列,相信最終也會被消費者和市場所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