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農業助力世界城市打造

一只帶有吉祥文字或圖案的蘋果售價100元、一幅手工制作的精美麥秸畫售價1000元……創意農業被譽為泥土里的創意產業。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設,不僅需要都市文明的進步,更需要產業間的不斷融合,實現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在市科委和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的推動下,科技和人文要素逐漸融入農業生產,進一步拓展農業功能、整合資源,把傳統農業發展為融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即所謂的創意農業。
據統計,北京市目前擁有創意農產品30余種類型、初具規模的創意農業園達113個、有一定影響力的創意農業節慶活動60多個,全市創意農業年產值已達22.26億元。
“奧運土豆”簽約銷售10萬噸
落戶于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的洛可可公司2007年首先成立了自己的創意農業事業部,專門針對農業領域提供設計策劃咨詢與整合營銷服務。洛可可得知內蒙古武川縣盛產馬鈴薯,盡管其色澤金黃、口味濃香,經過了國家的有機食品認證,但由于沒有知名度,武川的馬鈴薯在北京市場上打不開銷路,很多農民種植的土豆都爛在了地里。2008年,當地生產的土豆通過了2008奧運會組委會的檢驗,成為了奧運會專供食品。于是,一系列圍繞“奧運土豆”的品牌策劃一步步拉開了帷幕……
北京奧運會舉辦前夕,在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洛可可策劃組織了大型新聞發布會,將當地農民由于貧窮用不起農藥和肥料的土豆包裝成為了“綠色無公害食品”,使得內蒙古武川的土豆變身為“奧運特供馬鈴薯”。活動當天吸引到大中型馬鈴薯經銷商78家,現場馬鈴薯簽約銷售10萬噸。這種有文化內涵、與“奧運土豆”同標準的土豆,一經面市就受到了經銷商的熱烈追捧。目前這種土豆在北京的售價已經達到了每斤8元。
如今,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正在籌劃組建創意農業服務聯盟,將洛可可這樣的優秀設計機構吸納進來,針對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整合社會上更多的資源,搭建服務平臺,通過政策研究、產業規劃、技術培訓與推廣、項目融資等相關手段,用創意帶動產業鏈延伸。
城鄉婦女變身手工藝設計大師
2005年,為了向2008北京奧運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北京民俗特色旅游紀念品,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婦聯聯合主辦了“北京民間手工藝品設計大賽”和“京都巧娘”評選活動。在此基礎上,2006年市婦聯、市科委聯合在全市18個區縣發起創建了34個“巧娘工作室”。
工業設計促進中心隨即為“巧娘工作室”設計了標志、吉祥物,并進行了商標注冊保護。其后3年間,設計中心聯手院校及設計師為巧娘們舉辦了多期“手工技藝培訓班”,為近500名巧娘提供手工技藝培訓;組織設計師與巧娘“手拉手”,為巧娘傳授色彩搭配、材料選用等基礎設計知識,提供設計圖形樣稿;在每年的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和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設立專區,為巧娘們提供宣傳、交流、展示、銷售的平臺。2008年,設計中心幫助市婦聯在全市打造了20個“巧娘手工藝品品牌專賣店”。奧運期間,巧娘們的作品作為北京奧運會的特色禮物,贈送給了包括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內的2000余奧林匹克大家庭貴賓。
至2008年底,全市共建起了270個“巧娘工作室”,直接安置4萬多下崗職工,帶動25萬婦女就業。“京都巧娘”也成為了促進城鄉婦女實現創業就業的全國知名品牌。
創意策劃為農產品找準市場定位
近年來,在市場經濟的帶動下,京郊農村對于如何合理規劃農產經濟、開發綠色環保產品、提升農業產品及服務在市場中的品牌形象、增加商品附加價值、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實際需求。這些需求并不僅僅局限于農業單一產業層面上,而且需要整合多層次產業鏈,將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銜接在一起,成為推動農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有效方式。
門頭溝區王平鎮南港村是久負盛名的京白梨產區,也是科技扶植的蛋雞養殖基地。好產品要有好形象,產品包裝簡陋一直是阻礙南港村農產品進入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工業設計中心的品牌策劃人員經過對該地區農產品的市場分析定位,提出了“帶走的”和“送出的”兩種包裝設計理念。“帶走的”包裝設計形象具有濃重的鄉土特色,讓初到南港村的游客,在體驗“果園采摘與林下揀蛋” 的農家生活之余,帶走一種淳樸、自然、地道的感受;“送出的”包裝設計則突出一種安全、健康的特征,精良的包裝傳達給消費者好品質、綠色安全食品的形象,使南港村養殖戶的雞蛋走出山區,擺到了市區大型超市的貨架上。
除了南港村的雞蛋,近年來工業設計促進中心還為延慶蘋果、永寧豆腐、平谷大桃等做了系列包裝形象設計;為昌平小湯山農業科技園、北京農科院的綠色種植蔬菜、中科前方的“喜多方”系列調味品、休閑食品等進行了品牌策劃。使傳統農業通過創意設計的穿針引線,延伸了產業鏈,并逐步向品牌化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