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購物沖擊較大
相比較與棉花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對百貨業帶來的階段性影響,網上購物等電子商務的興起和快速發展或許才真正應該引起百貨業的重視。
根據艾瑞資訊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07年~2009年,國內網購的市場規模分別為561億元、1281.8億元和2388億元,其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分別為0.63%、1.2%和1.96%;同時艾瑞還預計,2010年~2012年,網絡購物的市場規模將分別為3869億元、5760億元和7910億元,其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將分別達2.78%、3.64%和4.4%。
據了解,在日前剛剛結束的雙十一淘寶商城舉行的全場5折免郵費的特賣活動中,當天的銷售額高達9.36億元,甚至超過了有購物天堂之稱的香港一天的零售總額,其中有181家店鋪在這次活動中銷售額過百萬元。
上述品牌女裝負責人也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真正讓他們頭疼的還是代理費、進店費、租金等渠道費用。”而為了應對這一問題,日益興起的網上購物模式也在促使這些品牌嘗試更多新的營銷模式,以降低成本廣開銷路。
“對于百貨業來說,順應時代發展,反思和改變現有的傳統營銷模式,加快電子商務改革的步伐應是百貨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范燕茹說。
而在裴亮看來,時下不斷興起的淘寶網等網上購物模式對于百貨業的沖擊和影響會一直持續,因為目前網上購物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其銷售模式、物流配送、售后服務做的也比較成熟,網上購物的發展在目前已經分流了傳統百貨業的一些消費人群,特別是對于時下喜歡流行事物樂于網上消費的80后、90后來說傳統百貨業對于他們的吸引力越來越小,能夠在網上購買的東西卻越來越多,這對于傳統百貨業來說無疑產生很大影響。
百貨業亟待改革
雖然棉花價格上漲對于百貨店的影響有限,而且短暫,但CPI持續走高、消費信心低迷的影響則是持續的。另外更有來自網上購物快速發展的沖擊,百貨業要想早日迎來春天,變革勢在必行。
裴亮認為,傳統百貨業發展至今日子一直都很好過,未遇到過太大的發展瓶頸,因此當它面臨一些大的變化與問題時有可能只會倉促上陣而不會有任何充分的準備,像今年出現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引起的服裝價格上漲、CPI不斷走高等問題都或多或少會對百貨業有所沖擊,然而百貨業固有的營銷模式使得它并沒有較好的應對之策。
裴亮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很多時候這些問題百貨業有可能最終都轉給了品牌供應商去消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百貨業與品牌供應商的矛盾,這對于傳統百貨業未來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百貨業已經到了一個亟須改革的時間段,其自身的傳統采購體系更應該是改革的重點。”
裴亮說,國外的百貨業已經建立了自己非常成熟的采購體系,可以保證百貨業本身擁有較高的話語權和定價權,并且能夠根據自身品牌的需要來定位自己的商品,而非受一些知名品牌商的左右。然而我國的百貨業采購體系一直以來都是傳統模式,更沒有比較完善的營銷策略,未來中國的百貨業要想有所發展,還應在自有的百貨體系中改變經營模式,例如增加體驗式消費,增加有品質的餐飲服務,建立更完善的服務和銷售理念,將來還應布局電子商務領域,在網絡銷售上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而范艷茹更建議傳統百貨業在未來的改革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自營模式和采購系統,使得百貨業從品牌商品的采購到定價銷售都能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從而更大限度地讓利顧客服務顧客,這應是傳統百貨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