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天氣轉冷,市內的糧米價有波動,面粉價有所上升。 實習生 羅知鋒 記者 曹景榮 攝
透視通脹之一
去年以來,干旱、洪水等極端天氣肆虐,加之流動性泛濫大量資金涌入,食品價格高漲。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發表報告稱,今年1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連續7個月上升,超過2008年“糧食危機”峰值,為1990年以來最高,并就中國干旱可能對糧食價格的影響發出預警。今年作為CPI權重大頭的食品價格走勢如何?糧價會否暴漲?從今日起,本報將推出連續報道,深入市場調查,并由權威專家進行分析預測,敬請關注。
“年前幾天吃鮮肉水餃還15元一份,過了一個年就漲到18元一份,半個月里一下漲了兩成,個頭還縮水了。漲得太快了!”
——環市東路一家北方飯館里的顧客李女士
“所有的菜牌都換了新的,上面的菜都提價了。面、菜、油……這些原材料都漲價,人工也在漲,我們自然也水漲船高啦。”
——飯館老板娘
過了一個年,一些餃子館的餃子價便猛漲2成!北方旱情拉動小麥價格上漲,一些飯館扛不住成本上漲年后開始漲價。
市民:
面粉價格上漲15%
記者采訪發現,糧食價格上漲已經傳導到了終端飯館、市民餐桌上。一位市民告訴記者,去年1.98元/斤的東北大米,今年已經賣到了2.65元/斤,漲了0.67元,漲幅高達3成。一袋面粉價格由半年前的70多元漲到80多元,漲了10元,上漲15%。
“物價漲得太厲害了,今年的成本比去年這個時候起碼高了3成,恐怕再漲下去,只能關門大吉了!”在下渡村經營一家東北飯館的鄧老板連連嘆氣。從春節前到現在,一個月里,小飯館入不敷出。“米、面價格都貴了3成,油更是一日一價,今天5.7元/斤,明天就5.9元,后天就6元了。”
鄧老板說2006年“突然間物價就起來了,飯館只好跟著漲價,但下館子的人明顯少了”。到了2010年,物價飛漲,小食街開始沒落,鄧老板告訴記者,調價是不得已的行為,“這個菜譜是半年前調整的,餃子類的全部漲了2元。如果照目前的漲價幅度,很快又要調價才行。但來吃飯的人已經這么少了,還哪敢調價?”
過完春節,附近飯館租金價格猛然翻番,這更是雪上加霜。“不少飯館老板都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再做兩個月看看,如果不行,就關門轉行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