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國IT領袖峰會在深圳舉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上午的巔峰對話中表示,國內互聯網行業的競爭應本著“術業有專攻”的原則,基于各自的優勢實現差異化發展,從而實現共存、共贏的局面。
馬云以搜索業務為例指出,目前,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均已涉足該領域。馬云笑稱,這一領域與遭到多國部隊轟炸的利比亞有點類似,誰都有機會參與進來,正如其他企業進軍電子商務領域一樣。
馬云說,阿里之所以會涉足搜索領域,是希望通過這項服務,把電子商務的用戶體驗做得更好。對中國搜索引擎巨頭百度公司,馬云表示,如果有人“搖晃”百度,阿里不會組織“多國部隊”進行轟炸,最多只會參與到“多國部隊”之中。而關于原因,馬云給出這樣一段暗示:不為打敗百度,而是讓中國的企業和網民更好。
對于一直倡導新商業文明的馬云而言,如果真有這樣一天,中國搜索領域的生態環境或許也就到了需要改觀之時。
以下為馬云觀點摘要。
馬云:
我覺得“十二五”規劃也好,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和IT企業的合作也好,我自己感覺,應該是信息化領導下的工業化,而不應該是工業化引導的信息化。如果以信息化帶頭,這個國家發展得更加健康,如果以工業化帶動,我們還是走著原先西歐走過的老路。
大家花很多時間去爭論“云計算”的概念,我覺得,云計算的殺手級應用可能是這樣:通過共享來降低成本,這可能就是云計算真正的核心應用,所以今天還真找不出來。但找不出來并不重要,從阿里巴巴來講,我記得12年前我們做B2B不知道怎么掙錢,但有人用;淘寶(用了)10年(發展)起來,我們也不知道怎么掙錢,但有人使用。
今天微博也是這樣,微博怎么掙錢?這是曹國偉和馬化騰在想的,也可能是“李國偉”、“張化騰”在想的,只要有人用。我們公司的策略非常簡單,我們不知道數據怎么掙錢,但我們知道數據對老百姓的應用越來越大,盡管我們不知道數據怎么掙錢,只要對社會有貢獻我們就做下去,這是我們最簡單的理解。
中國互聯網(時代)剛剛開始,我們(排在前面的幾家公司)不要自己往壟斷上靠。如果我們把自己看成壟斷的話,這跟美國比,跟全球比,跟中國比,還有很多路要走。百度買不起微軟和雅虎,慢慢走,還有時間和機會。
馬化騰剛才說,沒想過在搜索引擎(領域)踩一腳,這個不靠譜,我們都想過。今天對百度的想法大家都有,類似多國部隊轟炸利比亞的感覺,我們也有這個機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