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28號,國家發改委下調了阿莫西林、羅紅霉素等162個品種、近1300個劑型的藥品價格。然而“降價令”實施一個星期以來,山東部分藥店幾乎難尋降價藥。
藥品降價令實施 再次上演“降價死”**********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按理說,國家下調了藥品價格,老百姓應該很快能得到實惠,但事實并非如此。記者走訪了濟南幾家藥店后發現,幾家藥店幾乎都在賣價格較高的單獨定價藥品,降價藥很難找到。比如非單獨定價的琥乙紅霉素,這次國家規定它的價格不得超過4.5元,但是跑了幾家醫院都沒找到,一家藥店工作人員極力向記者推薦11.7元一盒的“利君沙”琥乙紅霉素片,這是單獨定價的琥乙紅霉素片。比如有一種叫“泰得欣”的藥品,這次降價力度很大,價格從原先的50多元降到30多元,但這種藥在藥店很難看到,“降價死”再次上演。**********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_權$所有 降價藥“斷檔”主因:藥廠、藥店無積極性**********本k文k來k源k于k創k業k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降價藥出現“斷檔”的主要原因,是藥廠和部分藥店都沒有積極性,賣“降價藥”利潤太低,廠家拒絕生產,藥店拒絕進貨,而那些沒有進降價目錄、藥效相似但價格卻高出許多的藥品格外受到青睞。據統計,僅2010年就有50多種藥品因為降價而消失。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一些藥品降價了,但醫生可以選擇其他高價藥來代替,藥店也只賣高價藥品,所以緩解看病貴,除了管住藥價,更重要的是管好醫生的處方。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