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學生創辦的公司,在兩年的經營期間困難重重,一個高三學生的突然介入,卻讓公司撥云見日,走出困境。
一個正籌備高考的高三學生,怎樣能夠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帶領數十名大學生創業發展,并憑借個人的力量拿下眾多大客戶的訂單?
更令記者驚奇的是,這個長相老成的“前高三學生”宋宏舉正是在今年1月看到本報創業周刊“綠意公司”的報道之后,才加盟該公司的。上半年,他邊備戰高考邊創業,創業漸入佳境,他也成功通過高考,順利來到自己的創業伙伴剛剛畢業的河南農業大學就讀。
和“綠意”一見鐘情**********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每到周一,我都會催學習委員去學校收發室取《中國青年報》,今天也不例外。拿到報紙后,第一時間翻到《創業周刊》,《綠意:飛信取代紙傳單先賺口碑再賺錢》的報道吸引了我。
很多同學納悶兒我為啥對創業那么熱衷,我也說不清楚。高二時,我在老家駐馬店上學,就利用到鄭州的機會批發二手手機回學校賣,每個月能掙5000多元。高三時,我隨父母轉到鄭州上學,但閱讀商界雜志、創業故事的興趣有增無減。
報道介紹說,2008年10月,河南農業大學2005級學生周松正和3個同學在學校扶持下創辦鄭州綠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通過移動飛信給會員發布天氣預報、兼職信息、新聞快訊和商家打折廣告,會員全是高校學生。當時,“綠意”已創辦兩年,周松正也已畢業,算上學校扶持的9000元錢,“綠意”雖說沒有賠錢,卻也沒有盈利,周松正的創業隊友也因此紛紛離開。
這樣好的項目,為什么賺不到錢?這是我看完報道的第一想法。**********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對于“綠意”沒能盈利,周松正解釋說:當時,“綠意”有1萬多名會員,商家發一次短信收費200元,比傳單便宜有效得多,但學校周邊小店眼光有限,大客戶又嫌會員太少。還有人認為是因周松正“迂腐”:“半年里企業通過‘綠意’招聘兼職學生就達3000多人次,為什么不向企業收費?”而周回答是“堅決不行”。他認為“綠意”要做成大學生信賴的品牌,有些錢他不想賺,更不能賺。我覺得周是個值得信賴的創業合作伙伴。
當天下午,我通過“114”查到“綠意”的電話。我所在的高中和周所在的大學相距不到100米,簡單溝通后,我們相約晚上一起吃飯。為表誠意,我表態自己愿意免費干,事后證明正是這話打動了周松正。實際上,當時他也迫切想要尋找新的創業伙伴,我倆可以說是“一見鐘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