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3月份,我國對歐盟的中藥出口達到8949萬美元,同比增長45.6%。其中中成藥出口576萬美元,同比增長了104%。
“受此次事件的影響,預計從5月開始,中藥輸歐貿易肯定會受到比較大的沖擊。”劉張林不無擔憂地向本報記者表示。
雙管齊下**********本o文o來o源o于o創o業o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國內很多中藥企業都沒有產品出口到歐盟的計劃。“我們主要以國內市場為主,出口也主要在日韓、東南亞等地。”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告訴本報記者,公司暫時還沒有考慮出口歐盟或進行注冊申請。而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國際市場部經理也向記者表示,公司只有一些普通食品或保健品出口歐盟,也還沒有注冊申請的打算。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面臨退市歐盟的危機折射出我國中藥企業普遍存在國際化意識不強與我國中藥行業國際競爭力的薄弱,更凸顯出國家層面對中藥行業扶持的乏力。**********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據記者了解,扶持中藥企業走出去的國家文件《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于2009年由國務院發布。該《意見》提出要打造一批知名中藥生產、流通企業,扶持中藥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目前的扶持力度還遠遠不夠。”在不少行業人士看來,在中醫藥國際化上,政府和行業組織應該做更多工作。
“希望國家加大對中醫藥國際化的重視與支持。”劉張林對本報記者說,“從協會的角度,我們會在交流、培訓等方面尤其是技術層面更深一步地幫助企業走出去。”
“從長遠考慮,進入國際主流市場是我國中藥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許錦柏說,然而短期內靠企業自身是難以解決的,這就需要政府有一個戰略規劃并在相關政策上給予企業一定的扶持。
有業內人士建議,政府應建立一個多部門參與的協調小組,協調和促進中成藥歐盟注冊的相關工作。并建立溝通機制,共同解決與中成藥歐盟注冊相關的藥品管理、質量標準及貿易問題。**********本o文o來o源o于o創o業o網 c+y+ e.c+o+m.c+n版$權所有 政府的組織協調是十分有必要的。一家中藥企業注冊了一個品種后,生產同樣品種的企業也可以銷售,這樣一來,花費人力、財力、物力去注冊的企業就覺得虧了。“像這樣的情況尤其需要政府出面。”上述人士說。
在促進企業開展注冊工作的積極性上,可以通過專項資金對先期注冊成功的中成藥產品按比例或固定金額給予一定支持。
“中醫藥的標準是符合我國實際發展情況的,并且已被廣大民眾普遍接受。而西方則是根據現代藥學建立的標準與監管體系。”劉張林告訴本報記者,在逐漸適應發達國家相關標準的同時還要加強中醫藥的宣傳與推廣,讓更多的國外消費者接受我國的中醫藥。
以歐盟藥品法規為例,該法規規定,出口歐盟市場的藥品必須通過歐盟GMP,但是我國GMP和歐盟尚未互認,兩者存在具體要求上的差異。**********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從企業微觀的角度來看,劉張林建議,中藥企業要重視國際市場,有條件的企業應該將國際化納入企業發展戰略,同時要加強境外中醫藥市場監管的研究跟蹤,而一旦市場發生變化,早做準備與安排。
“傳統的中藥粗加工模式急需改變,精品的加工不但利于利潤的提高,更有利于走向世界。”郭凡禮表示,通過兼并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淘汰一部分小企業,才能根治產品良莠不齊的怪相,同時產品的質量安全才有切實保障。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