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優質道地藥材淪為低附加值的“草”,大量出口到歐美市場,被做成制劑返銷到我國
中醫中藥一向以“簡、便、驗、廉”而著稱。究竟是誰動了中藥的價格?[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中藥材價格暴漲,有中藥減產、種植面積減少、游資炒作等多種原因。但歸為一點,還是供不應求。近年來,天然綠色的中藥需求持續增加,供給卻呈下降趨勢。據統計,包括滋補、養生藥在內,中藥年需求量已高達70萬噸。從2000年開始,國內中藥材種植面積就以每年20%的速度在遞減。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以前是要想富種藥材,現在是種藥不如種甘蔗。農民種植中藥的積極性已大不如前。”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市場專委會主任周雷說,“種糧可以有糧補,種藥沒有,并且多數藥材種植周期都在1年以上,短期難見收益。”
中藥種少了就是藥,種多了就是草。周雷說,中藥材種植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同時藥材受季節和生產周期長等客觀條件限制,供求變化的市場反應較為遲緩,使藥材生產與市場需求脫節,造成了藥材生產和價格的大起大落。這樣容易出現“兩頭苦”:中藥材價格便宜,藥賤傷農;而價格上漲,讓吃中藥的老百姓吃“苦”。[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中藥材供給短缺,還與我國把中藥出口當“草”賣有關。近年來,我國中藥出口呈現一增一降,即提取物的比例連年增長,中成藥份額逐年縮小。據統計,中藥提取物年進出口總額為6億美元,其中出口5.3億美元,占中藥出口比重的40%以上。我國優質道地藥材淪為“農副產品”、低附加值的“草”,提取物大量出口到歐美市場,被做成制劑返銷到我國,面臨著“中國原產,韓國開花,日本結果,歐美收獲”的尷尬現狀。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野生中藥遭遇“竭澤而漁”,中藥材造假有愈演愈烈之勢
日益攀升的中藥材價格背后是銳減的產量。廣西的道地藥材廣豆根產量從5年前的1000—2000噸/年驟減到現在的200—300噸/年。由于重樓缺貨,云南白藥等多個以其為原料的中成藥品種已開始限產。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當前,我國中藥和民族藥工業賴以生存發展的藥材資源,主要還是野生藥材。600余種常用藥材中,純依賴野生藥材資源的占400余種,人工種養的品種約占200種,但其中50%左右的需求量仍依賴其野生藥材資源。被列入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的藥用植物已達168種。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擔憂地說,目前市場對野生藥材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野生中藥遭遇“竭澤而漁”。道地野生中藥材,正面臨嚴重的資源短缺甚至枯竭。中醫藥的發展,面臨著“無藥可醫”的尷尬局面。
最近,蜀中制藥被曝存在虛假投料等問題。盡管藥監部門未發現“使用蘋果皮代替板藍根”問題,因價格高漲,用地瓜干冒充何首烏,提純一遍中藥材重新利用……中藥材造假有愈演愈烈之勢。藥材價格“虛高”與中成藥價格“虛低”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目前,臨床常用的102種中成藥已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中成藥不能自主調價,特別是各地集中采購就低不就高的“低價取向”,讓中成藥企業夾雜其中很受傷。規格為60片/瓶的復方丹參片成本價3.28元,中標價0.95元。如此便宜的藥,如何保證安全性和有效性?[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中藥行業是典型的藥材資源依賴型產業,應加強中藥資源保護
去年三七瘋漲,價格主管部門約談囤貨的大企業,瘋漲價格才被剎車。周雷分析說,約談只能暫時解決問題。如果中藥有了政府指導價,中藥材的價格就不會這樣毫無約束。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藥用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肖培根表示,中藥材價格難題就在于指導價如何確定。定價標準就需要有質量標準,這也是一直困擾中藥材發展的難題。中藥材要盡快制定出行業的質量標準。
在2003年“SARS”及2009年“H1N1”兩次重大疫情防控中,就曾經出現過中藥材價格大幅上漲,一些制藥廠停產致使藥品供應緊張。房書亭認為,目前除了加強市場監管外,國家有必要對大宗藥材實行戰略儲備,從數量和質量上保證所需中藥材品種的供應,避免出現供應斷檔、價格飛漲和假貨橫行現象。[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價格上漲而導致中藥資源破壞加劇,讓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所長陳士林更為擔心。他強調,一個物種的破壞和消失將影響十多個物種的生存,中藥資源物種破壞帶來的生物多樣性方面的影響難以估量。中藥行業是典型的藥材資源依賴型產業。中藥資源的科學保護、合理開發和持續利用,應納入國家戰略規劃中。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