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劫”搜索流量 “皮膚盒子”來突破 “我們將很快超過谷歌成為中國第二大搜索引擎。”搜狗CEO王小川感到擔子越來越重,自從去年8月從搜狐獨立出來之后,他不得不面對贏利的壓力和上市的日程。
□ 董軍
2010年1月,谷歌演了一場“退出中國”的大事件,那時候張朝陽稱要“分食”谷歌留出來的市場空白,借機上位。但去年一年并未能如愿。今年,王小川再次透出“誓死一搏”的勁頭兒。
盒子謀略
近日,搜狗發布輸入法6.0版本。這個版本不是簡單地升級,從這一版開始,搜狗以“皮膚盒子”為基礎開放接口,為網民提供第三方服務商的海量應用,目前豆瓣、金山詞霸、7K7K等數十種應用已經上線。這也意味著搜狗商業化突圍的開始。
搜狐的搜狗輸入法已經推出5年時間,從產品來講,搜狗輸入法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擁有3億的用戶,并且成為中國的第三大客戶端(排在QQ和360的后面)。但搜狗的商業化進程在過去5年中進展緩慢。
“打個比方,搜狗輸入法相當于一個一級火箭,沒有它二級火箭發不上去,但是我們要的不是一級火箭。”王小川口中的二級火箭正是指瀏覽器和搜索。
王小川的“變現”思路,是將搜狗輸入法作為免費的客戶端圈地,再將龐大的客戶端用戶轉化為瀏覽器用戶、搜狗搜索引擎用戶,進而成為其收入的來源。但在實際推進中的問題是,把用戶從輸入法導向瀏覽器、搜索的轉化率并不高,搜狗在后兩個領域的市場份額提升緩慢。原本應該是三只腳支撐起的平臺,卻因為長短腳而不平穩。
截流模式
中國互聯網創造出很多新模式,QQ、360的成功證明中國互聯網只要有流量就能創造出價值。搜狗這次創造出一種“截流模式”,把搜索的競爭提前到桌面端。用戶無需再打開瀏覽器,進入百度或是谷歌的網頁,然后再進行搜索,而在桌面的那個小框里隨時完成自己想要的搜索。在這個過程中,搜狗既完成了搜索的截流,也完成了向搜狗瀏覽器的引導。
“單兵和百度拼搜索,誰也打不過,一定是側翼合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只用搜索與百度競爭哪家公司都很難獲勝,搜狗下一步可能試著將輸入法、瀏覽器和搜索三者聯動起來,對百度形成合圍之勢。
在王小川看來,百度是搜索制勝,360是瀏覽器導航制勝,如果搜狗的合圍戰略能夠見效,通過輸入法拉動搜索和瀏覽器的增長,那么搜狗上市需要打動投資者的概念就有了:百度360。
但這種模式能否成功,似乎搜狗還沒有底。面對記者的追問,搜狗市場總監王冠雄低調地回應:“目前搜狗的搜索品質已經有了長足進步,但在互聯網上,用戶的使用習慣很重要。用戶能否放棄打開頁面去進行搜索的習慣,開始嘗試用桌面上小搜索框,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但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
【關鍵詞】
“皮膚盒子”
按照搜狗的新計劃,“皮膚盒子”就是一個應用商店,也可以說是一個變種的導航站,可以把中國互聯網導流量的模式復制過來。在這個“盒子”里,有一個功能格外重要:搜索小助手。當用戶點了這個功能之后,一個小小的搜索框就嵌在用戶的桌面上。當用戶輸入文字的時候,這個搜索框就開始時時搜索。比如輸入“云南白藥”4個字,搜索結果就會出現云南白藥的官網、股票行情、相關新聞,在搜索頁面的最下方,還有3個按鈕:搜狗、谷歌、百度,用戶可以點任一搜索引擎搜索更多的內容。這種便利和開放性,對中國網民無疑具備相當的吸引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