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商決定在一家網站投放廣告時,如何判斷是否值得耗費巨額廣告費?用戶在瀏覽網站時,如何判斷哪家值得信賴?互聯網產業飛速發展的今天,這個問題擺在大眾面前。
6月15日,《互聯網服務統計指標 第1部分:流量基本指標》的發布,意味著評估網站質量有了統一的基本標準。
這是中國首個正式發布的互聯網服務標準。
此前,中國互聯網標準的制定往往著眼于技術方面,幾乎沒有涉及服務。許多行業專家、廣告主、風險投資商以及廣大網民需要了解網站流量、判斷網站實力時,仍然習慣于依靠Alexa(美國的一家專門發布網站排名的網站)的統計數據。
“這導致了造假提高網站Alexa排名的灰色產業,也表明缺少有效互聯網服務標準的嚴重性。”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說。
他認為,我國互聯網行業標準和規范建設遠遠落后于行業發展,并逐漸成為行業健康發展的制約因素。
“此次指標的發布,有望消除統計混亂、自說自話的行業弊病,讓網民、政府、行業和企業對行業發展有更準確的認識。”高新民說。
當然,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只是邁出了中國互聯網服務標準的第一步,互聯網服務標準的建設依舊任重道遠。
首先,新標準的推廣和普及并非易事。CNZZ網站(第三方數據統計網站)CEO張志強介紹:“與傳統媒體原始的數據統計方式相比,互聯網統計的技術手段可能更難被大家認知和接受;不過一旦推廣開來,就變成了優勢。”
其次,“對于互聯網網站,還不能簡單地用流量來評價。”互聯網反壟斷聯盟秘書長姚克楓說:“還有很多指標,諸如用戶的忠誠度、用戶的關注度和實際登錄滯留網站的時間長短等等。”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互聯網周刊》主編姜奇平看來,互聯網目前的發展已經滲透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互聯網服務標準是一個復雜的體系,針對不同的具體行業應有不同的標準,比如搜索引擎服務標準、電子商務服務標準等。
北京締元信公司CEO秦雯也認為,“在互聯網服務標準化制定工作完成后,還需要建立不同類型網站的評價體系”。
此外,目前發布的標準還是比較強調技術概念。網友“85后黃大侃”說:“提到‘服務標準’,我想更多的應該是針對互聯網用戶的服務標準吧,畢竟,用戶才是互聯網服務的核心。”姜奇平也肯定了這一點:“制定標準時從用戶的角度考慮也是必要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