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保護必將導致雙輸
一直以來,歐盟都是中國光伏最大的出口市場。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到歐盟金額約為204億美元,其份額已達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的57%。
然而,受美、歐相繼啟動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影響,據中國機電商會最新提供的數據,2012年全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對歐洲出口額同比下降45.1%,僅為111.9億美元。
事實上,“受歐洲需求拉動,國內各大光伏廠商在從去年年底到今年2月期間獲得了不少訂單。本來市場已有所轉暖,歐盟委員會卻又在此時公布了追溯期,等于又把好苗頭扼殺了。”上述光伏企業人士向記者介紹。對此,樊振華也向記者表示,“追溯的預期很有可能影響歐洲進口商從中國進口光伏產品的計劃”。
不過,在中國光伏業“遭殃”的同時,歐盟此舉的自食其果似乎也已命中注定。
瑞士獨立研究機構相關研究報告指出,若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征收60%的關稅,在第一年,歐盟光伏行業和其他經濟產業就會有超過19萬個工作崗位丟失,措施實施三年后,歐盟將喪失24.41萬個就業崗位,遭受278億歐元的經濟損失;若征稅20%,歐盟也將有11.5萬個工作崗位難保。歐盟有關措施會重創自身就業,給經濟帶來巨大損失,甚至使歐盟光伏產業沉淪。
作為這一結論的佐證,據易碳家雜志報道,在歐盟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啟動追溯機制的聽證會上,支持中國企業的AFASE(歐盟平價太陽能聯盟)63家企業成員均出席了會議,AFASE對歐盟強調,對華雙反將對歐盟大多數光伏企業的盈利和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影響包括就業、拖延平價上網實現的步伐、市場萎縮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