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波“國進民退”后,隨著民航局再度向新航企敞開大門,以及航空市場對于低價機票需求猛增,民營航空在今年正式走出六年低潮期,呈現快速擴張之勢。業內甚至有分析認為,今年民航市場集中度的下降趨勢將更加明顯,速度也會逐步加快,行業或將進入群雄混戰的新局面。
民營航空爆發
任何沖破原有產業格局的先行者都會受到矚目,2005年民營航空的誕生也不例外。但是,“飛得越高跌得越重”,隨后幾年多家民營航企熱熱鬧鬧地起飛后卻紛紛遇到問題。2007年開始,民航局也對羸弱不堪的民資關上了大門。
直到去年5月,單一民營股東控股的瑞麗航空獲得民航局批準籌建,這也是近六年來第一家解禁的民營航空新公司。隨后,多家籌建的民營資本航空公司陸續獲批開啟飛上藍天之路。
如果把去年看做是民營航企的恢復期,那今年其無疑開始全面爆發。今年1月,受民航局再度批準民營航空籌建刺激,瑞麗航空通過初審;廉價航企九元和地方航空福州航空獲準籌建,另外,奧凱航空苦盼多時的海外航線終于獲批,而春秋航空則宣布逆勢利潤大增。一時間,民營航空一掃陰霾快速起飛。
多利好消息釋放
當然,民資能重新活躍起來是多因素使然。近兩年整體經濟形勢的不明朗,以及國家限制公款消費,讓乘客對于機票價格變得格外敏感,也讓原本被邊緣化的廉價航空逆勢取得了亮眼業績。
中國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在低成本航空運輸研討會上也表示,中國民航局支持大型骨干航空公司設立低成本航空子公司,也鼓勵民間資本和其他社會資金投資低成本航空領域。
同時,民航對于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也受到關注,各地政府重燃組建本地航空公司的熱情。而各路資本眼看進入航空業的道路變得平坦,也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行業恐現群雄混戰
民航專家邱連中指出,近年來隨著中小公司的快速發展,國內民航市場格局正潛移默化地發生變化。盡管由于主要市場飽和及三大航在基地布局和時刻資源上長期形成的先發優勢,短期內中小公司還難以對三大航的主要市場產生較大沖擊。但隨著行業準入政策的放松、地方政府投資航空公司熱情的高漲及中小公司在管理體制上的優勢,長期來看,市場集中度的下降趨勢可能更加明顯,速度也會逐步加快,行業或將逐步進入群雄混戰的新局面。
但另一方面,行業內的很多固有問題沒能得到解決,新航企及時成立也面臨重重困難。其中即包括資金、人才等。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飛行員缺口達1.8萬人,這不僅推高了航空公司的人力成本,還會使航企間因“挖人”而爆發紛爭。
更重要的是,在其他條件基本差別不大的前提下,航空公司的航權、時刻分配直接影響著相應航班的客座率、平均票價,進而對邊際利潤率產生直接影響。而重點機場的重要航權與航班時刻在現有管理體制下,民營航空顯然是難以染指的,這讓民資很難擺脫夾縫求生的窘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