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智時代/陳毅東)對于每一位走在創業路上的創業者而言,都期望在在不久的將來華麗轉身,讓自己的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得到大眾和市場的認可,為每一位用戶帶去價值,成為萬眾矚目的“獨角獸”。
人工智能熱度不減,AI獨角獸們也風頭正盛。2018年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夏季達沃斯論壇(Summer Davos)北京舉行期間,中國貨幣網發布報告,列出中國14家估值達到或超過10億美元的人工智能公司,這些“獨角獸”公司的總價值達到405億美元。
雖然人工智能技術早已走出實驗室,正向各行各業滲透,但真正實現商業化落地卻成為了AI重新定義頭部的重要衡量標準。技術需要應用,產品需要市場,一流的解決方案需要一流的標桿客戶,AI創業者們正全力以赴的尋找行業應用的土壤,讓自己打磨的最小可驗證原型(MVP),在客戶端生根發芽。

AWS AI Fusion Award (“AAFA”) 人工智能聚•變大獎賽正是這樣一座橋梁。這次活動由AWS、AI+創業營、溪山天使會和甲子光年共同發起,邀請了20余位來自大企業的資深評委兼行業導師,幫助泛人工智能領域(AI/數據分析/物聯網)的創業者去對接資源,一起剖析行業需求,把脈應用場景,直擊落地痛點,探索合作方向,協力打造最具價值潛力的行業應用和解決方案。
AI商業化,他們一拍即合
“獨角獸”的光環并不屬于每一位創業者,有的洞察了先機卻躊躇不前,有的收獲了掌聲卻丟掉了初心,有的突破了技術高地卻倒在商業化的門檻之前。面對未來,AI的商業化進程該何去何從?
AI+創業營的發起人姚欣身上的標簽有很多,都與創業緊密相關,他曾是PPTV網絡電視的創始人。他回憶道,“2007年,PPTV就已經有1.5億用戶了,但到最終成為‘十億美元’公司,卻花了7年時間。”
姚欣認為,AI的商業化才剛剛開始,“AI的應用場景就是創業公司要有能力去接觸到To B的場景和客戶,這真的是一個巨大的壁壘和門檻。”
2018年,姚欣參加了AWS re:Invent大會,他意外發現這場全球最重量級的云計算創新大會,隨處可見基于云,利用AI改變行業和產業應用場景的創業案例,這讓他深受觸動和啟發。
AWS提供的創新土壤,不僅拉近了AI初創企業與應用場景的距離,也為姚欣判斷投資決策提供了依據。姚欣很快找到了AWS中國跨國企業及市場營銷拓展部總經理林家偉,希望與AWS一起尋找真正能夠讓AI落地的商業場景。
AWS的模式也同樣吸引了溪山天使會創始人、主席許暉,他是最早的一批互聯網創業者,創辦的溪山天使會成為了30多個創業項目的兼職合伙人,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提供對接市場和客戶的通道,為初創企業構建商業模式提供幫助。
“我們正處于數字化轉型的時代,AI能夠解決產業互聯網原有的問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降低不確定性”,許暉說。
多年的創業創投經驗,讓許暉嘗試在數字化轉型的時代,用新的游戲規則打造初創企業、創投和客戶的利益共同體,許暉表示,“一定要幫初創企業在商業化道路上找到‘種子客戶’,去驗證MVP;進而讓主流客戶成為初創企業的賦能者,不僅成為AI項目所需數據的能力源泉,還要成為它的投資人。”
“近幾年一些關于AI獨角獸的光環、估值的神話和增長的故事,其實已經慢慢安靜下來了,2019年的AI將重新定義頭部”,甲子光年創始人&CEO張一甲說。
自從創辦新銳科技媒體甲子光年那一刻起,張一甲就已經跟AI創業者緊緊的捆綁在了一起,作為一家科技媒體和智庫,讓她有機會接觸到眾多的AI項目,并將這些案例總結成方法論。張一甲表示,“想辦法提煉出來一些共同的標準,共同的打法,共同的尋找product/market fit(產品-市場匹配)的方式,啟發更多前仆后繼的AI創業者可以在商業化進程中找到自己的玩法。”
如何將技術和商業變革真正的結合,AI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AI商業化的新賽道已經打開。
AI新賽道,一起碰撞火花
如今的AWS已經聚集成為巨大的AI工作流(workload)資源池,林家偉說,“全球85%的Tensorflow的工作流跑在AWS上面。”
AWS DeepRacer是一款1:18賽車,為開發者提供了一種開始強化學習 (RL) 的有趣方式。有了AWS DeepRacer,開發者現在可通過自動駕駛親身體驗RL、實驗和學習。開發者可以通過基于云的3D賽車模擬器開始使用虛擬汽車和賽道,并獲得真實體驗,可以將訓練有素的模型部署到AWS DeepRacer中并與好友比賽,或參與全球AWS DeepRacer聯盟競技。
即使AWS上聚集了海量的AI從業者,林家偉坦言這還不夠,“AI的發展方向要跟行業的實際應用深深的契合。只有跟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執行,AWS才能Touch到更多的AI創業公司,幫助它們持續成長。”
因為AI如果要在產業互聯網中崛起,就必須要跟行業巨頭做朋友,跟產業鏈上的主導者去做朋友,一起推動產業的升級和變革。張一甲指出,“未來是行業巨頭和初創企業一起共贏的、并行繁榮的時代,有的做主干道,有的去毛細血管,深入到最后的一公里去把問題解決,大家都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價值。”
這次大獎賽,共設置了4條賽道:企業服務、金融、智能制造和消費,在這些行業人工智能替代人類工作崗位的焦慮和碰撞尤為激烈。姚欣分析指出,“首先,這四個行業的數據化程度高,信息化水平成熟;其次,數據比較多維度,線上線下都有,這能夠讓AI創業者在市場化競爭充分的行業脫穎而出。”
賽制上,組委會為AI創業者和他們的項目安排了跟行業專家和導師之間,充分打磨和對接的紐帶。姚欣強調,“AI創業者通過比賽打磨和評估項目的MVP,得到來自行業客戶的真實反饋和建議,投資人的真知灼見,這可能是最重要的價值,哪怕項目沒有獲獎。”
“創業者真正的成功是用戶的認可,最可怕的是不知道用戶在哪里、市場在哪里”,許暉說,“每一個初創企業真正被主流客戶認可那一瞬間,其實已經離成功很近了。”
本次AAFA大賽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技術交流,創業公司帶著項目讓專家來驗證他們的技術;第二階段是產品打磨,通過技術驗證的選手進入產品打磨會階段,在每條賽道上組委會都請行業專家、評委來跟創業者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幫助他們尋找行業應用亮點;第三階段是總決賽,進入總決賽的創業公司,會與投資人、行業專家一起碰撞火花。
結語
基于對AI商業化的相同認知,AAFA大賽的組委會成員們一拍即合,他們希望將本次大賽辦成與以往創業路演,創業評審等賽事不同的模式,通過AAFA努力營造初創企業跟投資人、行業專家和客戶火花碰撞的平臺。用回歸商業本質的鮮明“主張”,為未來的AI“獨角獸”的商業化進程鋪平道路!
AAFA賽事流程

AAFA專家和評審

AAFA獎品
進入每一個賽程都會有相應獎品。
進入第一階段技術交流的公司,將獲得價值近萬元人民幣的AWS服務抵扣券;
進入第二階段產品打磨的創業公司,可以直接和行業專家面對面,還能獲得3萬元人民幣的AWS服務抵扣券;
進入最后總決賽的團隊,則可以獲得6萬元的服務抵扣券和今年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AWS re:Invent大會價值1799美金的門票一張;
最后每個賽道的MVP,還可以獲得10萬元的AWS服務抵扣券以及AWS re:Invent大會展位的50%折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