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今日對話中國青年 獨家采訪參與對話的學生
中廣網北京11月1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21分報道,奧巴馬今天訪問內容的一個關鍵詞是"青年"。作為訪問上海的重頭戲,奧巴馬今天下午將在上海科技館與中國青年直接對話。
昨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通過多方聯系,了解到今天即將參與對話的中國青年,有來自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學生,他們將會問奧巴馬什么問題?
學生:如果我有這樣一個提問機會的話,我想問奧巴馬先生的問題是:因為現在西方的一些媒體對于我國的新疆、西藏有一些不實或者歪曲性的報道。如果我有這樣一個機會的話,我希望可以邀請奧巴馬先生到西藏、新疆看一看,那里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那里真實的民族之間在一起生活是否和諧,讓他看看我們的西藏人民,新疆人民是不是過上了好日子。
學生:我是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大三的一名學生。如果我有機會向奧巴馬總統提問的話,我想問一下,我從有關媒體上得到消息,美國聯邦政府對各個州撥了很大的一筆款來支持他們的教育改革,這次教育改革對于中國留學生到美國的留學有沒有什么幫助?
學生:如果我有機會向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問的話,我會向他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在對于全球環境保護這樣一個議題上能否對于中國有一個更加客觀的標準。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如果是以發達國家那一套對于環境保護的這些指標體系來要求中國的話,其實是有失公平的。
學生:我的專業是公共管理方面的社會保障方向的,如果我能夠獲得與奧巴馬交流的機會的話,我可能會問他衛生改革方面的一些問題。美國進行醫療體制改革,衛生體制改革,一直以來對它原來所秉持的市場原則,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顛覆。目前秉持的讓國家和社會更多地回歸到政府政策中,頂替市場的政策取向,那么怎樣在這個過程中維持平衡,對于這個度,奧巴馬先生怎么把握。
來源:中國廣播網責編:張程
奧巴馬訪華為什么要選擇和中國青年直接對話?美國歷屆總統訪華時又都和中國青年有過怎樣的交流?連線中國之聲國際新聞編輯蘇玲進行解讀。
主持人:以往美國總統訪華是不是也有過和中國青年的交流?
記者:有的,我們回憶一下在1998年6月的時候,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訪問中國就在北京大學做了一場演講,他的演講中談到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贊揚還有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的變化,以及新時期中美關系的一些戰略轉變和共同的責任。我們在翻看1998年他在北大的演講稿的時候,發現他在講話中當時就提到了環境問題,并且承諾要把美國的清潔能源技術引入中國,幫助中國改善空氣質量。在演講快結束的地方,他才用1853年中國的福建總督送給美國的一份禮物引出美國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的介紹,這方面的內容在隨后的互動環節被他進一步擴大了。
2002年2月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什在訪問的中國的時候,曾經在清華大學做了一場演講,回答清華大學學生的提問。在這個演講中,他涉及到了對發展的深刻的印象以及向聽眾介紹了美國公民在自由和法律方面尋求的平衡,還有他認為宗教在美國起到的社會作用,這方面的內容相比較克林頓篇幅要長得多了。在回答學生提問的時候,他不得不面對清華學生犀利而坦誠的關于臺灣問題的問題,但是他沒有給出更新鮮的答案。當然這兩位曾經與中國青年交流的美國總統都提到教育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這方面的問題估計也是在高校演講需要涉及的話題。
主持人:包括奧巴馬,為什么美國總統都特別看重和中國青年的交流?
記者:從剛才我們介紹到這兩位總統來訪的經驗看得出來,與中國青年的交流可能都是每一位訪華總統都安排的互動環節。因為年輕人代表的是中國的未來,這個環節清晰的表現出美國領導人重視和中國未來交往的姿態。作為上臺以后單單通過外交和演講就已經引起巨大國際反響的美國新總統,他的溝通和交流領域,已經通過他的改變和巧實力的手法在美國國內擁有了龐大的支持群體。我們看到即便是在中東國家,奧巴馬每一次演講和發言也是備受關注的,這些情況當然也是被中國的青年人關注。人們可以通過電視和互聯網媒體及時知曉很多新聞,奧巴馬上任伊始清新的形象影響力在中國也存在,所以奧巴馬訪華不會錯過這個時機,借此向中國的青年人擴大他的影響力和希望傳達的一些內容,這可能是奧巴馬在上海安排與年輕人交流的原因。
主持人:從美國的歷任總統和中國青年交流的情況看,奧巴馬今天下午的對話可能會涉及到哪些內容?
記者:他很可能在演講中涉及到介紹美國政治環境以及在宗教、言論方面的民主主張,這可以看作是美國歷屆訪華總統都希望與中國青年人交流的重要目的。還有可能涉及的話題是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全球大國的合作以及中國現在地位提升帶來一些新的責任。隨著哥本哈根會議的臨近,他這次可能還會提到環境問題。這個問題其實11年以前,克林頓訪華的時候就已經提到了,只是不知道這次奧巴馬是準備再做出類似的承諾還是轉變姿態提出一些新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