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拱北海關:與東盟做生意要先“吃透”政策
中新社珠海一月十四日電(記者 冒韙)記者十四日從廣東省珠海市獲悉,自今年一月一日中國和東盟全面建立自由貿易區以來,拱北關區已接到十七票受惠進口報關單。
正在辦理報關業務的珠海某貿易公司員工小張說:“我們這次申報的六萬噸印尼產動力煤,是公司今年進口的第二批貨,僅今天這一票就可以享受一百七十多萬元的關稅優惠”。
小張高興地告訴記者:“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為我們進一步拓寬了進口市場,以前只有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等八國原產的動力煤可享受零關稅,現在已經擴展到東盟所有國家了。”
今年一月一日,中國和東盟十國全面建成自貿區,中國對東盟的平均關稅從之前的百分之九點八降至百分之零點一,而東盟六個老成員國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從百分之十二點八降低到百分之零點六,四個新成員國越南、老撾、柬埔寨和緬甸,百分之九十的商品將于二0一五年實現零關稅。目前,中國與東盟雙方約有七千種產品可以享受零關稅待遇,雙方百分之九十的貿易產品實施零關稅,實現了貨物貿易自由化。
拱北海關相關負責人指出,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全面建成將進一步降低進出口成本,為廣大進出口企業帶來巨大商機,企業應當抓緊這一機遇,全方位地開展與東盟的雙邊貿易,充分享受優惠政策帶來的實惠,或將自己的優勢產品打入東盟市場。
海關同時提醒企業,若要享受關稅優惠,應遵守中國-東盟自貿協定規則,在申報進口享受優惠稅率的貨物時,應向海關提交由出口國指定的政府機構簽發的FormE原產地證書,貨物在運輸時還應符合“直接運輸”規則,并遵守自貿協定其他相關規定,進境地海關檢驗憑有效原產地證書,按照相關規定準予進口貨物享受特別優惠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