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壯行酒,吃開工飯。昨日,西湖上空春風徐徐,80余位來自省內外的浙江民營企業巨頭齊聚杭州,共話“十二五”發展前景。
下午3點,由省工商局、省民營企業發展聯合會舉辦的浙江民企共話“十二五”新春懇談會正式舉行,魯冠球、宗慶后、馬云、樓忠福、南存輝、馮亞麗等浙江民營企業家齊齊亮相。
讓民營企業家們歡欣鼓舞的是,省委書記趙洪祝也出席了懇談會,傾聽民營企業家訴衷腸,為浙江民企擂鼓助威。
參加座談會的還有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聯合會部分執行會長、副會長,來自江蘇、北京、天津、海南、重慶、新疆、四川、貴州、云南、山東等省市的浙江商會會長,以及浙江市場協會省外副會長代表等。
省工商局負責人表示,民企新春座談會已連續組織了4次,這一次的規模和檔次是歷年最高的。
民企巨頭共話轉型升級
“海寧皮革市場的那些皮具,同樣質量的皮具,貼上了愛馬仕或LV的品牌,它的價格就相差了50倍甚至100倍,那么這里面我們浙江企業最缺的是什么?”康恩貝集團董事長胡季強說,與國外品牌相比,浙商落后于工業設計和創意設計。他建議未來五年,民營企業要加大與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加大在創意設計人才方面的培育。
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存輝認為,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大企業進行兼并重組,來發揮規模優勢,形成一只只航空母艦,浙江具有這樣的能力,產生品牌效應、集聚效應;另外一方面,要扶持中小企業,要鼓勵他們做專做精,形成合力,培育一批或者一大批中小企業,以大帶小、以小促大,提升整體產業鏈優勢。
“未來并非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杭州奧普電器董事長方杰建議,在浙江產業和資金投向升級轉型當中,由政府擔任主導角色。他舉例說,代表美國科技型產業的硅谷,原來是斯坦福邊上的一個農業區,后來在美國政府部門支持下轉型,他們早期的資金訂單全部是政府主導的,直到20世紀70年代風投資金才取代了政府的支持,成為硅谷創業者的主要支持來源。
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認為,民企轉型可以多結構布局,爭取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拿到資本市場的份額。
100個“浙貨展銷中心”將設立
伴隨著浙江經濟的蓬勃發展,浙商市場在國內外不斷“開枝散葉”。從“哪里有市場,哪里就有浙商”,到“哪里有浙商,哪里就有市場”,浙商市場發展見證了一部商業傳奇。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浙商在省外的人數已經達到500萬。鄭宇民說,浙商要走出浙江不忘浙江,行遠路但不忘家鄉,回歸浙江情系家鄉,轉型升級不離根基,要促進“浙江經濟”和“浙江人經濟”的資源互補,攜手共進。
“現在浙商不是考慮要不要走出去,而是考慮如何走出去、引進來。”鄭宇民透露,今年,省工商局和省市場協會將牽頭組織省外浙商市場設立100個“浙貨展銷中心”,為浙貨暢銷全國、全世界搭建平臺。
浙商全國專業市場聯盟揭牌
成都國際商貿城董事長、浙商全國市場聯合會會長壽建鴻是省外浙商中的代表,他所投資的成都國際商貿城,占地面積2090畝,建筑面積245萬平方米,總投入80億元。去年,該市場交易額達到200億元。
“中國市場上的蟲草95%來源于我們市場。我們的中藥材價格指數已經通過論證發布。”據了解,這一指數,與義烏的小商品指數、紹興的輕紡城指數的作用相類似。
壽建鴻說,作為在西部創業的一名浙江企業家,他深感是浙江高速發展的民營經濟造就了自己。據不完全統計,像壽建鴻這樣走出去的浙商,在省外和國外開辦的市場近2000家。
懇談會上,省工商局和浙商全國市場聯合會舉行了“浙商全國專業市場聯盟”揭牌儀式,并發表“全國浙商市場聯盟宣言”。宣言倡議走出去的浙商要內外聯合,優勢互補;勇擔責任,反哺浙江;建設總部,凝聚浙商;對接產業,促進提升;產品加盟,品質升級;信息交流,資源共享;資金聯合,風險共擔;弘揚浙商,傳播文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