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 Cye.com.cn】2月22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公司將英國本幣政府債務評級由最高AAA級別下調一級至AA1,這是35年來英國首次失去AAA主權信用評級。從全球角度來看,政府債務占GDP比例已經上升到幾十年以來最高水平,全球原先擁有AAA主權評級的包括美國在內的所謂“安全政府”都相繼失去AAA評級,最高主權評級陣營的發達國家為數寥寥,英國失去3A評級早已經在意料之中。
事實上,在相當長的時期里,發達國家的主權信用債券都被視為財富的標志和無風險資產。由于發達國家均享受全球最高的信用評級,因此,融資成本和違約成本都相當低廉,這加劇了發達國家債務的過度積累,造就了債券市場的長期牛市,而金融危機中,發達國家大規模救市,發債更是變本加厲,將債務規模推至風險極高的水平。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公共債務占GDP比重平均增幅達到30%,財政赤字占全球經濟產出的比重平均上升了15個百分點。數據顯示,在全球債務分布中,排名前10位的發達國經濟體外債總和已經占到全球債務份額的83.8%,這使得發達國家越來越依賴債務融資。
英國是全球債務大國的典型代表,財政急劇惡化、債務不可持續是導致英國主權信用被降級的直接原因。目前,英國預算赤字規模為世界第二高,僅次于美國,負債水平大大高出其他AAA評級國家的中值。根據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預計,英國2013財年的預算赤字為980億英鎊,占GDP總值的5.9%。英國政府財政赤字早在2010年就已經創下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高紀錄,根據摩根斯坦利則預計,2013財年,英國財政赤字總額將達到1260億英鎊,占GDP總值的7.8%。相較之下,在大幅度削減赤字的努力下,希臘赤字將占GDP總值的6.3%,西班牙可能降至6%以下,這或將使英國成為歐洲財政赤字最高的國家。截至2012年底,英國主權債務占GDP之比已經高達68%,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債務削減計劃,穆迪預計2016年英國政府債務將飆升至96.5%,直逼債務占比100%大關。
在債務高企、財政虧空的境況下,英國政府曾下決心實施財政緊縮計劃。自2010年英國聯合政府上臺執政后,英國迅速出臺了大幅削減公共開支的緊急預算案,擬在2015年之前削減1130億英鎊的公共開支,并通過增加稅收實現財政平衡。然而,大規模減赤談何容易,削減公共和福利開支不僅遭到了國民的抵制和反抗,導致激烈的社會動蕩,也傷及了本已十分糟糕的經濟,加劇了經濟衰退。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英國國內生產總值較第三季度萎縮0.3%,2012年全年將萎縮0.1%。在過去短短4年的時間里,英國經濟就經歷了兩次衰退,而現在可能正處于第三次經濟衰退周期的邊緣,預計到2015年才可能重返危機前的水平。
英國似乎陷入了經濟周期和債務周期相互影響的惡性循環之中,巨大的債務壓力直接威脅著英國的融資能力。削減債務一般有四種方式:債務違約(債務重組)、財富轉移(通脹稅等)、債務貨幣化(量化寬松、本幣貶值)、財政緊縮(削減開支、增加稅收)。前三種并未從根本上削減債務,而是通過債務的轉移或財富幻覺等方式實施變相違約,最后一種方式才能夠真實削減債務。但在財政政策受限的情況下,英國不得不選擇用貨幣政策替代。
事實上,2008年之后歐美主要央行的邏輯是央行與財政關系的重新定義,這種重新定義實際上讓中央銀行走上了一條“去獨立性”之路。觀察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以及英國央行的量化寬松或準量化寬松政策,其貨幣政策目標已經清晰地變為竭力維持岌岌可危的政府債務循環。比較而言,英國央行量化寬松政策絲毫不遜于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到目前為止,英國央行已經向該國金融體系注入了3750億英鎊約合3.66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根據英國央行近期議息會議紀要顯示,英國央行委員會正考慮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降息、購買英國國債以外的其他資產,以及調整銀行存款準備金利率等,特別是新任英國央行行長卡尼是曾任職于高盛的鴿派,未來繼續通過量化擴張資產負債表和貨幣貶值消化債務將會成為英國化解危機的不二選擇。
目前,英鎊兌美元已經跌至兩年來新低,而此次英國主權信用遭降級無疑將進一步打開下跌空間,這似乎更迎合了英國主動推動英鎊貶值的戰略意圖。再加上外部因素,做空英鎊的力量在不斷積聚。數據顯示,過去5個多月以來,做空英鎊的投機者首次超過了多頭,英鎊空頭僅次于日元,成為第二大空倉,這預示著美元貶值以及日元貶值之后,英鎊貶值正在開啟本輪全球貨幣戰的第三幕。但問題在于貨幣大幅貶值不僅無助于解決債務危機,反而會因為恐慌而加劇債券市場的拋售,從形成惡性循環。如果英國不從根本上改變經濟增長模式,調整財政收支結構,重估福利制度,等待英國的很可能是“債務十年”【創業網 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