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經營虧損了三千多元 今年3月,在家人和親戚的支持下,李睿將自己打工的積蓄全部拿出,并湊足7萬元用于購買原材料,并在哈市道外區的繁華地帶租了一間24平方米的門市房,自己開起了公司。
經營之初,李睿就遇到了難題,雖然他的公司地理位置很好,但上門的客戶卻寥寥無幾,3個月中只做成了兩筆數額很小的訂單。結果,公司不僅沒賺到錢反而虧損了3000多元,這令剛剛跨入商海的李睿受到了巨大打擊。
為了改變經營的困境,李睿嘗試新的營銷方式招攬生意。通過走訪分析他了解到,一般的老百姓對公司出售的產品并不熟悉,甚至不知道防水材料是用作何處。李睿便把產品的說明擺放在公司門口,在網站上也打出廣告,但是效果還是不明顯。
持之以恒談成十筆萬元單 今年7月,李睿做出了一個足以扭轉乾坤的決定,他把公司租用的門市房退掉,將所有經營業務都搬回了家。“首先要節省成本。門市房的租金很貴,如果把公司繼續開在沒有市場的區域,虧損將更嚴重。”李睿說,他所銷售的防水材料在北方很少見,很多建筑施工單位并沒有接觸過,要想讓更多的建筑施工單位用上這一產品,就必須先讓他們了解產品的功能。
在隨后的一個月中,李睿奔走于各建筑施工單位和建筑企業,但由于建筑企業對李睿的公司和產品不了解,他常常連企業負責人的面都沒見到就被拒之門外。“一次見不到我就多去幾次,我要用我的真誠打動他們。我相信只要讓我見到建筑企業的負責人,我就有信心通過我的介紹讓他們接受我的產品。”帶著這份自信與決心,李睿接觸到了幾家企業的負責人,并向他們闡述了該防水材料的特點及功能。經過持之以恒的努力,李睿終于憑借自己的勤勞和睿智談成了一筆3萬元的訂單,而后又相繼談成了近10筆萬元以上的訂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