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的故事隨處都有,大學生創業,由于剛出校園,缺乏很多經驗,創業成功率往往低于有經驗的創業人士。但是,大學生創業,也有這樣另類的:大學畢業我賺了100萬!
中學的時候,我非常的調皮。一心想當老大,所以天天出去打架、賭博、抽煙、喝酒。直到高三,才開始認真學習,經過一年的努力,2002年終于考進了一所本科大學。
當我進入大學,腦海里形成的第一個概念就是:“我要賺錢”。因為交了學費,口袋里的錢已所剩不幾。在中學的時候,我靠賭博贏錢用,大學我不想在去賭博。所以就天天找工作,在學校外面跑了20多家店鋪和公司,都是:“對不起!我們不招人!對不起,我們人已經招滿了!”后來,我在一個老鄉的幫助下,找到了一份工資很底的工作,2元錢一個小時,雖然工資很底,我還是很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渴望把他干好。可是,最后還是因為一點小小的失誤,我又失去了這份工作,我又得重新開始。相信很多剛進入大學有激情的同學都跟我一樣有過一段相似的經歷!但是,生活的艱辛并不能磨滅我們心中的夢想與激情!后來我就想并開始研究,為什么兼職工作這么難找???為什么現在大學畢業生就業如此困難???我發現,是:
因為中國缺少老板!
因為中國大學生中缺少創業者!
因為中國大學生缺少創業的熏陶!
因為我們都想著努力去找工作而很少有人想著努力去為別人創造工作!
如果我們大學生都只想著畢業以后努力去找工作而都不愿意去為別人創造工作,那又那里來的那么的崗位呢?工作也就自然而然的難找了!”
可能也有同學和我有過同樣的想法說:“我也想創業,可是我沒有資金,我沒有背景,我沒有經驗!我什么都沒有,我怎么創業啊!其實,我們為什么要創業呢?”
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資金,所以才要在創業中積累資金!
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背景,所以才要在創業中積累背景!
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經驗,所以才要在創業中積累經驗!
所以,這個時候開始,我就轉變了思維,------“我要當老板!我一定要當老板!我寧可當只有一個員工的老板,也不去做一個大型企業的高級打工仔”。
然后我開始尋找自己創業之路,也做了很多的事情。
大學的第一次賺錢是剛剛軍訓回來,我很想念以前的同學,就去買信封寫信。我去買信封,我們寢室很多人也跟著去買。茅舍頓開,覺得大一的好象都喜歡寫信。于是就想去弄點信封郵票來賣,可我剛來成都,人生地不熟的,在那去進貨呢?剛好我們寢室有個本地的,家里很有錢,也和我一樣想自己創業。于是我們進了500個信封,可是又不知道在那搞郵票。東打聽,西打聽,就又跑去進了500套郵票還有一些電話卡!接著就是回來挨著挨著寢室去推銷了,花了1周的時間,500套信封郵票和電話卡全部推銷完。一共賺了50元錢,我們兩個人一人分25元。雖然不多,花了很多時間,也很辛苦!但那畢竟是第一次賺錢!所以當時非常興奮,也非常非常的難忘。
大學第二次賺錢說出來有點不好意思,這不該叫賺錢的,我個人也沒賺到錢,但我還是把他認為是賺錢,因為我當時做這件事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軍訓回來一周,也就是我剛剛信封賣完。我們學校社團招新,希奇,古怪,最好奇的就是還可以收20元會費!我想,為什么我要加入別人的社團,不自己成立一個呢?于是又找到和我賣信封的搭檔,風風火火成立了創業協會!為什么成立創業協會呢?當時想的是,除了收會費,還要可持續發展!我們社團第一次招新,居然吸引來了200多名會員。收了近5000的會費。一般大二、大三、大四都很少加入社團的!可我們社團居然招來了好多大三、大四的學兄學姐,自己都感到驚訝。當我第一次會員大會上發言時,他們才知道社團創辦者都是大一,著實詫異。
大學第三次賺錢是2002年圣誕節的時候賣圣誕棒,我還清晰的記得,2002年圣誕夜下著小雪!有首歌叫《2002年的第一場雪》是最好的見證!當時天俯廣場還沒開始修地鐵,就在那個下雪的夜晚,我和我賣信封的伙伴在天俯廣場叫賣圣誕棒!我們進了300多元的貨,很快就賣完了,賺了100多,那晚我們沒有回來,在外面耍了一晚上,花了差不多近200元錢,把賺的錢全用了,還陪了點!不過我并不后悔!這也是讓我很難忘的大學生活!下雪的圣誕夜,漫步天俯廣場,賺了100多元,用了近200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