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的常識(李開復、牛文文作序,柳傳志、薛蠻子、沈南鵬、季琦、周鴻祎、劉東華、雷軍等力薦,中國最佳商業讀本,創業必讀!)

作 者:申音 著
出 版 社:山西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7-1
版 次:1頁 數:262字 數:260000 印刷時間:2011-7-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807674030包 裝:平裝
1.中國最好的商業讀本,創業必讀!柳傳志推薦、李開復、牛文文作序!薛蠻子、沈南鵬、季琦、周鴻祎、劉東華、雷軍傾情推薦。 李開復:申音同學的文章值得一讀。我是他博客的忠實讀者,跟多數媒體人的博客不一樣,他對于商業問題的興趣遠遠大于故事本身。 牛文文:很多人都說中國的商業是沒有創新、沒有創造的,都是模仿、克隆,但是如果你睜大眼睛去觀察,在一片混亂當中去辨析創業的火種和基因,尋找到藍海的基因還是有可能的。申音這些年來一直在堅持做一件事,在缺乏創新的中國商業土壤上,瞪大眼睛尋找獨特的基因和人,我本人跟我的同事們見證了他的這種癖好,他能始終從創新的角度來觀察這個商業世界,具有這種氣質的商業財經媒體人其實少之又少。 柳傳志:這本書凝結了申音對當今商業諸多現象的見解,引人思考。 2.上千個商業成敗案例對比分析,探尋一百家成長型企業的增長基因。 提醒你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底線必須守! 3.揭發成功的秘密——成功完全是總結出來的! 中國有4000萬家中小企業,其中大多數活不過5年以上,每年能夠拿到風險投資的不超過1000家,即使在全球大牛市中,成功上市的也不過300來家。而在這300家中,恐怕也只有不到1/10能夠像百度、攜程、騰訊、百麗一樣不斷成長。 對于創業者而言,研究失敗遠比研究成功更加靠譜,研究成功者如何捱到好運降臨遠比記住一個激動人心的故事更有價值!
內容簡介 ★為什么美國沒有史玉柱,中國沒有喬布斯? ★什么是“對的行業”、“錯的行業”?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營銷? ★老板為什么要讀商學院? ★山寨公司還需要管理嗎? ★資源問題是個“偽問題”? ★別把商業模式當成葵花寶典 ★給海歸技術創業兄弟的九個忠告 ★在一個不偉大的行業里,做一個偉大的公司 ★是什么讓互聯網遭遇了有史以來最雞犬不寧的一戰? 顯示全部信息 作者簡介 NTA創新傳播機構創始人,社會化媒體營銷探路人。 《創業家》雜志聯合創始人,前執行主編。 曾服務于《中國青年報》、《環球企業家》、《中國企業家》等多家知名媒體,現為《周末畫報》、《南都周刊》等多家媒體專欄作家,并擔任央視《對話》、《贏在中國》、《創新無限》、第一財經《中國經營者》等電視欄目的特約策劃。 長期研究國內外創新商業模式,關注中國企業成長和風險投資,與許多國內年輕一代創業家、VC投資人有密切交流
目錄 序言 商業的真問題 李開復 你看風景,風景里的人也在看你 牛文文 第一章 山寨之國的叢林現實 美國沒有史玉柱,中國沒有喬布斯 創新的園藝學 中國商業的黑暗原力 第二章 從零起步 船長 W和L 給海歸技術創業兄弟的九個忠告 當創業遇上黑天鵝 第三章 商業模式的迷思 別把商業模式當成“葵花寶典” 關于商業模式的那些迷思 顯示全部信息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免費”的終結 從前,它是一只戴圍脖的企鵝管家,一開始您靠它泡妞扯淡,后來它幫您發短信、玩游戲、傳文件、看視頻、開郵箱、買東西…… 從前,他是一位智商250的110警察,先是主動為您擋流氓,后來義務給您修系統、殺病毒、管文件、看網頁、選下載…… 它們什么都樂意替您干,您是大爺大奶,不是顧客,不用付錢,沒有交易,交出鑰匙就省心。 直到有一天,兩個“活雷鋒”互毆起來,要比比誰更有資格看管咱家的保險箱。 用戶可以被代表,不代表你我就該被忽悠。中國互聯網安裝量第一大和第二大的客戶端,都誓言永久免費,都口口聲聲說“用戶利益至上”,為什么卻造成了互聯網有史以來最雞犬不寧的一戰? 因為“免費”。 免費的第一個陰暗面,是必然帶來一家獨大。因為網絡效應的緣故,只要睡蓮布滿了池塘,下面的水藻就很難再獲得陽光。Google的CEO施密特曾經坦言:免費的問題在于,它排除了市場上所有的價格歧視結構,結果往往會造成贏家通吃。 免費的第二個陰暗面,是用戶遷移成本極低,這又是用戶選擇成本為零造成的。于是,贏家不得不想盡辦法用各種應用圈住用戶。 免費的第三個陰暗面,是它很可能破壞一切商業的基礎:信用。 沒有誰會永遠當雷鋒的,你免費獲得了多少,你相應地就會失去多少。失去金錢是小事,失去隱私和生活才是大事。 ◎開心網的“可疑的成功” 據說開心網2010年的銷售收入能做到2億人民幣,但光把營收做上去就夠了嗎? 營收是一個滯后的數字,它反映的是你以前的流量。但你未來的流量才能決定你未來的營收。做廣告都是看你過去的東西,沒有人會因為你兩年以后怎么樣,而給你投廣告。但一個做自己企業的,怎么能不想到兩年后呢? 事實上,開心網的最大敗筆在于遲遲不開放第三方API,總想把能賺錢的事都自己做。等到如今不得不開放的時候,用戶已經不想跟你玩了。 類似的互聯網企業還有校內網、51、迅雷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