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大學生創業這樣“破殼”而出**********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我們談的創業教育不是教學生做小生意、開小店,那是什么呢?”上海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燕爽自問自答,“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四個結合,即與素質教育結合、與專業人才培養結合、與卓越工程教育結合、與國際化教育結合。”據介紹,上海理工大學2002年就開辦了創新創業教育,“走出校門真正創業的是一少部分同學,但這種創業精神和創業素養的教育,應當讓大多學生受益。”上海理工大學副校長陳敬良說,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上海理工大學探索形成了一套從課堂教學到創新實驗、到項目訓練、到企業孵化整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在上海理工大學,“實驗室”不僅僅是人們傳統意識里化學、物理等理工科學生的天地。記者走進一個名為“經濟管理實驗室”的教室看到,這里的大桌子上沒有書本,都鋪上了“生產線流程圖”,桌角的盒子里還放置了模擬貨幣和產品等。實驗室老師介紹,這里的一張桌子就是一個“公司”,“同桌”就是企業的“同事”,他們組成一個企業經營管理班子,對市場調研、產品設計、原料購置、生產、加工、倉儲、銷售、資金投入和回籠、風險管理等進行全程模擬操控,“這里是一個假想的企業,同學們提出創意,按照約定的切合市場實際的規則進展,老師現場指導,創業到什么環節出了什么問題,賠了還是賺了,他們體驗會很深刻。”學校在職教師和企業家共同扮演這里的老師,一些創業成功的師哥、學姐也會被請到這里客串一下,講授他們的創業經驗。
經歷了這種“模擬創業”,同學們便可以走進“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初試身手。**********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在“中心”的三樓,記者看到一些簡單的辦公室、桌椅、電腦,還有三三兩兩的同學。“他們還沒有成立企業,只是在做一些獨立的項目,他們很有可能憑借這些項目創辦企業,但現在還在‘蛋殼兒里’,沒有孵化出來。”燕爽介紹,國家、上海市、學校、學院為這些同學提供了層次不同的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中心”的一樓則大不一樣,很多掛了牌的企業已經轟轟烈烈地開辦起來。2006年從上海理工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畢業的穆雷和另外兩位同學創辦了機械加工配套服務企業“上海精智實業公司”,穆雷告訴記者,他正是接受學校的“卓越工程人才”培養起步,在老師的項目引導下,走上了創業路。記者看到,“上海精智”的辦公室里已經有好十幾號人了。燕爽介紹,這里有社會的企業,也有很多是本校學生創辦的企業。“他們已經孵化好了,是‘破殼而出’的企業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