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問題關系國計民生,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及社會的廣泛關注,做好大學生就業問題輿論引導,媒體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自主創業?筆者以義烏工商學院學生創業報道為例做些分析。
宣傳創業典型,鼓勵學生創業
典型具有示范和引導作用。挖掘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成功典型,剖析典型的共性與特性,既能引起大學生讀者共鳴,又能啟發準備創業的學生。
義烏工商學院是學生創業氣氛非常濃厚的學校,許多學生畢業后選擇自主創業,目前從事創業的在校生有2000余人。每一位創業學生都有屬于他們自己的創業心路,通過自己雙手改變未來,何洪偉的報道就是明顯一例。何洪偉家里很窮,一直靠勤工儉學解決自己的生活開支和部分學費,畢業時仍欠著一大筆債。他是在對校長許下“一定會努力工作來還清學費”的承諾后走出校門的。2004年畢業后,他通過網絡創業在義烏創辦了“萬客商城”,專業批發各種創意家居用品。短短6年,這個畢業時連大學學費都不能交清的貧困生傳奇般地擁有了千萬資產。在創業成功的同時,他出資3萬元回母校設立了創業基金,支持帶動了一大批學弟學妹投身網上創業,表現出很強的社會責任感。2010年9月,在第七屆網商大會上,他被評為“2010全球十大網商”。我以《畢業三年才還清學費的“全球十大網商”,一個用網絡創造奇跡的80后小伙子》為題寫了篇通訊,報道他創業成功背后的感人故事,因可讀性強、富有感召力而頗受讀者歡迎。
總結創業經驗,分析創業路徑
除了選好典型,我還注意分析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經驗,引導正在創業或將從事創業實踐的學生如何去選取適合自己的創業途徑。
網上創業,由于啟動資金少、創業門檻低、經營風險小,特別適合大學生創業。在從事網上創業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惑。我在與義烏工商學院眾多做淘寶生意的大學生攀談中,發覺很多學生都困惑于怎樣淘得既價廉物美又暢銷的“便宜好貨”。經過了解,我找到了一個淘便宜好貨的高手,他是大二學生朱科杰。他認為,淘“便宜好貨”的法寶就是多跑幾趟,三天兩頭往市場跑,與經營戶混熟了,自然就能拿到“最低價”,而對于網店銷售的貨品,要先自己喜歡,做到己所不欲勿售于人。短短一年半時間,他開的網店“石頭小鋪”有汽車內飾工藝、時尚竹炭精品、創意毛絨布藝、家居收納用品、個性裝飾工坊等1500余種商品,網店好評值超過兩萬,信譽度躋身“兩皇冠”。為此,我寫了一篇題為《朱科杰的“石頭小鋪”一年半做到“兩皇冠” 這位大二小貨郎怎樣淘到便宜好貨? 秘訣:多跑幾趟》的文章,引來了眾多學生網商的感嘆和叫好。
剖析創業困境,更新創業理念
創業過程中不僅會有困惑,也會遭遇發展瓶頸甚至失敗的命運,學生要懂得在創業過程中遭遇挫折該怎樣去正確面對。如有的學生沒有充分開展市場調研,倉促選址開張,結果門可羅雀;有的學生交易經驗不足,被人利用甚或上當受騙。報道這類例子,歸宿點放在失敗成因分析,報道結尾往往會加段記者手記或快評,力求給人以啟迪與思考。該校創業大學生鄔奇非,曾經采用網店與實店聯手經營模式,生意一度紅火,但因一次判斷商機有誤,囤積了大量貨物,導致資金周轉困難。我及時進行跟蹤,并邀請該院領導、被譽為“創業教父”的賈少華進行剖析指點,寫了篇理性報道《創業遭遇瓶頸怎么辦?請聽專家支招》。
“想法要大膽,起步要謹慎”,這是我在報道中常主張的創業理念。很多剛起步的網店無人問津,但又不知怎么去擺脫困境。為此,我專門采寫了一個同樣有過困惑但眼下女性用品生意做得十分紅火的大學生網商李鑫淼,“李鑫淼現象”引導該校一大批學生走出了困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