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東省共有高校應屆畢業生46萬余人,但選擇自主創業的只有110人。今天,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高校畢業生就業處處長張祝秀在此間舉行的“創業中·學創業”全球創業論壇上感慨,我國目前的創業環境不容樂觀。
張祝秀表示,嚴格的登記制度、繁瑣的審批程序,讓創業活力遭遇制度性冷漠。他說,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創業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目前的創業環境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2005年,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世界銀行對84個國家的創業環境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得出的結論是:一個公司從注冊到開業,加拿大所需的審批時間最短,只有兩天,中國內地需要7個步驟、110天;所需的注冊費用,在英、美、加拿大Cye.com.cn等國為人均年薪的1%,而在中國為人均年薪的11%。創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融資,我國的個體和私營經濟盡管提供了城鎮新增就業的70%和城鎮再就業的70%,以及進城務工農民80%的就業崗位,但他們從銀行得到的貸款只相當于國企的2.3%,這說明我們的中小企業創業環境還需要進一步改善。
張祝秀認為,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需要政府、企業和高校多方面共同努力。從政府層面來說,第一步要盡快放寬政策,清理一切不利于創業的管理體制,對微型、個體和中小企業實行備案制;其次要改革體制,盡快清理和廢除各種不合理的收費和罰款,廢除財政和執法部門超收、獎勵和罰款分成等制度;三要對個體、微型中小企業實行低稅制度,降低所得稅稅率,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對民間融資實行合理化的寬松管理,同時還要發展融資擔保、中小銀行、風險投資等,鼓勵銀行發放創業貸款;四要強化創業服務,在孵化基地、經營場所等方面為創業者提供便利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