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合肥工業大學的團委書記,近些日子,趙金華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談項目”上。奔赴沿海城市,深入企業生產一線,商談合作事宜,成了他的工作重點。**********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從校團委到16個學院團委,都被發動起來,只要有時間就去聯系企業,落實合作項目。”
趙金華所言的“項目”,來源于校內正在實施的“百千百”計劃,這是該校團組織主動發揮自身優勢,服務創新人才培養,推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一項系統工程。**********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服務青年成長 實現校企雙贏 **********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_權$所有
所謂“百千百”,就是計劃3~5年內,以合肥工業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為依托,與100個知名企業合作,引進來自企業生產一線、用于學生進行科學預研的課題達到1000個;通過校企合作,用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資金投入超過100萬元。
據了解,該計劃的實施分“走向社會”和“引進企業”兩個步驟進行。
“走向社會”,即在企業設立合肥工業大學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踐基地,定期派出學生開展實習實踐活動,而企業將優先錄用參加此項活動的畢業生。**********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引進企業”,就是在校內大學生科技創業服務中心設立企業科技預研工作站,企業以工作站為平臺,以學生創新基金項目的形式,設立科技預研資助項目,受企業委托,校方承擔項目招標、組織實施和監管工作。
“所有課題均來自工程領域,適合學生研究,一經立項,即列入2010年度校學生創新基金,并將得到企業資助的2000元科研經費。”校團委老師宋之帥介紹,為了確保活動行之有效,課題嚴格實施項目化管理,從招標到立項再到監管,都有一套程序,研究時限規定為一年。
在校團委開設的“百千百”計劃專題網站上,記者了解到,目前部分課題已經完成招標,并進行了公示;一批包括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級學生在內的預研團隊組建起來,投入到項目預研當中。**********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過去為了拿學分,學生往往是被動見習,現在變成主動見習;以前學生搞科研只能替老師打打工,現在獨立運作,解決的是生產實際的問題,進入企業后,適應期大大縮短。”趙金華認為,通過該計劃的實施,可以實現大學生“教學實習、工程實踐和社會實踐”三結合。
在不少企業家眼里,此舉意味著校企“雙贏”。一家公司的負責人坦言,參加這項計劃,希望能解決企業生產或研發中的一些技術問題,但更重要的是提前物色和培養企業所需人才。**********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_權$所有
截至目前,上海、合肥等地的7家企業已經與校內院系簽約,預計投入科研經費超過20萬元、提供課題超過60個。
趙金華告訴記者,團組織之所以牽頭組織這項活動,并且能夠“做得成”,靠的就是自身的優勢:“一是服務意識強,團干部不計個人得失,勇于奉獻;二是有渠道優勢,善于發動年輕人;三是擁有廣泛的社會資源;四是抓課外課題活動,有經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