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做創新工廠,我們就宣布80%的投入在移動互聯網上。這是基于我對整個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眾所周知,有互聯網才能有移動互聯網。互聯網上的內容完全可以在移動互聯網上應用,移動互聯網完全有可能比互聯網發展更快。**********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從我個人來說,我已經經歷了中國互聯網的四次浪潮,最早一波是起于1975年的電腦、計算機浪潮;第二波是1994年我在美國經歷的互聯網的革命,是美國互聯網浪潮;第三波浪潮是我在中國經歷的中國互聯網浪潮;現在我正在經歷第四次浪潮——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9倍于互聯網的普及速度**********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移動互聯網雖然僅是第四次浪潮,但是在仔細觀察后,我們發現今天的移動互聯網與以往不同,其崛起速度比互聯網快9倍。除了傳統互聯網的內容積累之外,以手機為代表的終端特性同樣不同,一方面,手機的用戶數是PC的3倍,另一方面,手機的使用頻率是PC的5倍。因此,移動互聯網面臨的將是一個15倍于互聯網的市場。
在筆者看來,憑借無處不在的內容、應用與服務,移動互聯網可以占據更多的上網時間和上網人次,并使智能手機成為完美的個人信息中心。但是移動互聯網同樣面臨的是雞與蛋的問題——如何產生最初的推動力,從而促使正向循環形成?我個人認為,其中的關鍵則是突破過去的商業模式瓶頸——解決用戶、運營商、開發者之間的瓶頸問題,三者建成良好的生態系統非常關鍵。
突破這些瓶頸有三個巨大的動力:其一是低價智能手機的崛起。我們做了一個用戶分析,分析結果顯示,83%的用戶是年輕人;其心理價位是2000元以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2011年智能手機有望達到1000元以下;動力之二是更直接有效的發行渠道,開發者可以更容易地把軟件推給用戶,在過去,如果開發了一款手機軟件,在發行商將遇到很大的阻力,回報也比較少這種狀況已經得到了根本的改變;動力之三是支付日趨便捷、便宜,從而解決了收入的最初來源問題。**********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