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社保局昨天發布消息,本市首部地方性就業援助法規《北京市就業援助規定》即將出臺,公益崗位應優先招用失業一年以上等六類就業困難人員。此外,大學畢業生、復員軍人首次納入創業培訓補貼范圍。
《就業援助規定》即將出臺
已經過兩審的《北京市就業援助規定(草案)》本月將在市人大常委會進行表決,這是本市首部地方性就業援助法規。據市人力社保局負責人介紹,該規定明確了本市就業困難人員的具體范圍,即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處于無業狀態的本市戶籍人員,包括六類人群:經殘疾等級評定機構評定為殘疾的;女滿四十周歲以上、男滿五十周歲以上的;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屬于零就業家庭成員的;連續失業一年以上的;市政府規定的其他情形。
據此規定,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建設項目將優先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各級政府還會通過投資、購買服務等方式,開發適合就業困難人員的公益性崗位,定向安排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大學生村官待遇要提高
明年本市計劃擴大創業培訓補貼范圍,將本市應屆和未就業大學生、復員轉業軍人納入補貼范圍。此外,本市還將探索以購買服務的方式,讓社會優質資源為創業者提供專業化服務。
多年未變動的“村官”待遇也將適時調整。市人力社保局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研究“村官”動態調整長效機制,“我們會保護大學生們的報考積極性,對相關政策、福利和今后發展出路等加以考慮。”
■馬上就訪
就業率如何計算
針對就業率統計時“被就業”的質疑,市人力社保局負責人昨天詳細解釋了就業率的計算過程。在每年7月底之前由市教委統計“北京地區畢業生就業率”,10月之后由人力社保部門統計“本市生源就業率”。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北京生源就業率計算公式,是將已經就業的北京生源數量,除以京籍應屆畢業生總量。其中,已就業的畢業生,包括工作、留學、入伍、繼續升學、創業、靈活就業等,以開具就業報到證為準,再將其與北京生源應屆畢業生總數相比,從而得出就業率。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7.88萬人,完成全年指標的105.22%。今年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已就業9.42萬人,就業率96.1%。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