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離校進入倒計時,今年,全國將有727萬大學生從各大高校畢業,而我省今年也將有10.5萬大學生步入社會。在這些高校畢業生中,有人選擇繼續求學深造,有人通過應聘走上就業崗位,還有部分大學生則以“自主創業”的方式開拓未來。
如何才能提高創業成功率?我市針對高校就業創業又有哪些優惠政策?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分別采訪了貴陽市創業指導專家志愿團專家于強以及市就業中心副主任劉小琴。
畢業生:不適應職場節奏 謀劃自己做老板
“今年3月份開始在公司實習,干了兩個月,發現工作環境和生活節奏跟自己以前想的完全不一樣,索性放棄工作,打算自己創業。”貴州民族大學廣告學專業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劉慧說。
由于熱愛網絡游戲,去年11月份,劉慧在學校的招聘會上簽約了一家廣州的游戲公司,崗位為游戲文案策劃。于是,從大四下學期剛開始,劉慧就到廣州的這家游戲公司實習。“在公司,每個人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做游戲策劃還時常熬夜加班。實習兩個月下來,高強度的工作節奏讓我很‘吃不消’。”劉慧表示,做游戲策劃與自己以前的預期相差很大,而且同事間競爭的壓力很大,自己還適應不了這樣的職場生活。
“在得到父母的支持后,我回到貴陽打算創業自己做老板,這樣就能掌控自己的生活節奏,也能學到更多東西。”劉慧說。隨著畢業季的到來,在身邊同學紛紛簽約公司準備離校入職時,劉慧卻在為尋找合適的創業項目奔波著。
專家建議:積累行業經驗 先從小處做起
“大學生在創業時,人脈、心態、行業技能、團隊合作等諸多因素,都直接影響到創業的成功率。”貴陽市創業指導專家志愿團專家、貴州信息網總經理于強說。
于強認為,大學生創業有“三道坎”,首先在心態上,大學生創業者要了解自己是否具備創業所必須的性格,對目標的追求是否持之不懈,是否有承受挫折的能力等。其次,在項目本身的合理性上,由于大學生缺乏相關的行業經驗和管理技能,以及對商務環境和業務環境的把控,很多項目都是自己想當然的,沒有系統培訓和風險評估,屬于紙上談兵。最后,在團隊的合作上,大學生的人際關系主要為家人、朋友、同學,如何把人情關系磨合成事業合作的關系,也是對大學生創業的一個考驗。
為此,于強建議,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可以選擇先就業再創業,通過到相關行業工作,積累一定的行業經驗,熟悉行業的運行,提高創業成功率。“每個行業都有自己運營模式,如果不事先去熟悉了解行業內的各種情況,就很有可能在創業過程中面對困難和風險措手不及。”于強表示,如果有迫切的、畢業就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可以利用電商平臺,從投資小、風險小、易操作的網上開店等小處入手,“以小見大”的對一個企業的運行、管理、采購、財務等方面進行充分的了解,也能避免在創業時走彎路。
“在項目的合理性上,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應當多參與各類大學生創業比賽。比賽過程中,會有一些創業專家對項目進行評判,如果具有可行性,通過比賽會使你的項目不斷完善,從而提高創業的成功率。”,目前,人社部門已經形成一些成熟的創業培訓模式,如“GYB”、“SYB”、“IYB”等。于強建議,想創業的大學生可以選擇參加創業培訓和實訓,來提升自己的創業能力。
政策扶持:畢業生在筑創業 有六大優惠政策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對高校畢業生創業的扶持力度,目前,高校畢業生在筑創業可享受創業補貼、稅收優惠、創業培訓補貼、小額擔保貸款等六方面的創業扶持,幫助大學生成功創業。”市就業中心副主任劉小琴說。
創業補貼和場租補貼。在筑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學年(即從畢業前一年7月1日至次年7月1日)及我市戶籍的高校畢業生畢業后24個月內,自主創業并帶動1人及以上就業、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連續正常經營3個月以上的,其營業執照有效期限在1年以上的,經認定可享受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獎勵和每月300元的經營場所租金補貼,經營場所實際租金低于300元的,據實補貼,補貼期限最長為3年。
稅收優惠。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并按期繳納營業稅的,自2013年起,其營業額不足2萬元的,免征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費。持《就業失業登記證》的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指畢業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從事個體經營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支持。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從事個體經營的,可按照規定申請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就業小額擔保貸款,從事微利項目的,兩年內可享受不超過10萬元貸款額度的財政貼息扶持;對合伙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可按照每人不超過10萬元、總額不超過200萬元的就業小額擔保貸款。小額擔保貸款的期限一般不超過2年,可延期1年。
享受培訓補貼。對高校畢業生的畢業學年內參加創業培訓的,根據其獲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或創業情況,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
創業服務。市就業中心組織專家志愿團為其提供政策咨詢、信息服務、項目開發、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服務等“一條龍”創業服務。
“3個20萬元”扶持。高校畢業生創辦微型企業并安排5人及以上(含創業者)本省戶籍人員就業,且實際貨幣投資達到10萬元的,享受“3個20萬元”扶持政策。即在投資者出資達到10萬元,政府給予10萬元補助,20萬元的稅收獎勵,20萬元額度的銀行貸款支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