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手工布包 把專業、愛好變成盈利商品

 寫著“布靠譜”、“金榜題名”的包包、錢夾,都是梁巖設計的創意產品,創業為喜愛創意產品的人和梁巖自己都打開了一扇門。 (上接D10版)
創業者名片:梁巖,2002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畢業后在一家廣告公司任設計師,2003年開始獨立創業,創立“棉花頭”品牌布包。
寫著“布靠譜”、“金榜題名”的包包、錢夾,毛絨絨的掛著“棉花頭”經典發怒表情的靠墊、抱枕,憑借著這些頗有個性的設計,梁巖為喜愛創意產品的人和自己都打開了一扇門。
梁巖的創業夢始于2002年底,當時他在北京一家廣告公司上班!澳菚r做平面設計的薪水還不錯,一個月3000元-5000元,我再接點小私活,日子過得也還算滋潤。”
可這樣的“小日子”梁巖很快就過不下去了。一是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二是創意總被客戶無情地抹殺,于是他萌生了創業的想法!跋M靡恍┹d體來把我的設計作品展示出來,如果還能變成商品盈利的話豈不是更好。包包和T恤相對簡單,加工方便。”梁巖由此入手,考慮到石家莊的加工成本低,就在當地找了個加工廠合作,訂做了一大批帆布包,但由于對市場不了解,大量做好的包被積壓了起來。
梁巖開始跑銷售渠道,先在石家莊市場上的個性小店入手,拿些布包在這些小店銷售。同時在網上推銷產品,開網店,并在一些時尚論壇頻繁發帖宣傳。就這樣,網店的生意慢慢好轉起來。
創意市集找到市場方向
2007年初,瘋果在中關村舉辦第一屆創意市集。梁巖二話沒說拎上一些產品就奔了過去。幾天下來,收入頗豐。北京對于創意產品的接受度,讓梁巖決定轉戰北京。梁巖選擇了創意產品集中的南鑼鼓巷開店,并開始在“瘋果”租盒子賣創意。這年年底,他招聘了工人,產品也從包延伸到抱枕、玩偶、圍巾、帽子等。2008年,梁巖注冊了公司,并注冊了“棉花頭”品牌,設計產品圍繞整個品牌來延伸,更加系統化!懊藁^”現已走進全國幾十家盒子店。生產規模擴大后,公司有了批發能力,可以讓產品分散到全國各地,并在短時間內收回成本。
不同銷售渠道共同打品牌
幾年下來,梁巖對幾種不同的銷售渠道有了自己的體會:
盒子店寄賣:可以用很少的成本進駐比較黃金的地段,但每賣一件產品對方會提取一定比例的提成,自己的利潤就會少一些。但對于前期沒有什么資金支持的設計師來說,寄賣店對他的成長很有利,市場幫他做了很好的驗證,讓他少走了很多彎路,互惠互利。
實體店:投入較大,無論是精力還是財力,但對于品牌來說更顯正規,也是做品牌最終的目標。梁巖說,目前實體店運行了兩年,盈利并不高。“對于還不夠成熟的品牌來說,實體店和鋪商場一定要慎重!
網店:成本較低,利潤高,可以接觸到更多消費者,并得到更多更直接的產品回饋!暗W絡競爭壓力很大,還好現在淘寶對于原創品牌有很多優惠政策,讓我們在短時間內有了不錯的收入!
當然,設計上更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并且不斷推陳出新是根本。梁巖說,個性化的設計不能離市場太遠,除了保持自己的風格外,最重要的是針對消費群體,讓他們滿意。目前,梁巖考慮的是將生產的業務外包出去做,而不是自身發展成一個加工廠。但因為周邊加工廠有限,對合作廠商很難把控,使得這一想法暫時擱淺。
■ 針對建議
創意產品不宜外包
●張克昆,北京共贏創業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共贏創業俱樂部創始人
從梁巖的經歷來看,最后回到了他的專業和興趣點上來創業,我認為這是非常正確的選擇,當然這種選擇需要一定的機遇。
目前產品系列多樣,銷售也有多種不同的形式。建議各類產品在市場上的業績,以及不同銷售渠道的銷售業績一定要進行數字積累、分析,來作為他們未來規;鞴シ较虻囊罁,不能僅憑感覺。產品能不能批量生產是依據市場需求,想把生產加工外包出去,對于創意產品的特性來說一定要慎重;創意設計和生產實現創意的產品就像你的左右手,必須直接能把控,建議逐漸把生產變成自己的分公司,適度分離。
■ 專業指導
合伙創業注意責、權、利
駱祖金認為,選擇創意產業類項目的創業者,一般是與藝術、設計、表演、策劃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多是根據自己與專業相關的特長來創業,這是其長處,但大部分創業者缺乏市場經驗。所以這時對于創業者來說,要么到相關的行業去積累經驗,要么找到有行業經驗的創業者合伙創業。或者先以個人工作室的低成本方式創業。同時要提醒創業者的是,與人合伙創業,要設計好公司的結構以及與創業合伙人之間的責、權、利,建立基本穩定的合伙創業制度后,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與創意去發展!
初創階段向競爭對手學習
張克昆認為,創意項目的產生往往是創業者項目人從自己的專業出發的,但是該項目能不能在市場上立住腳,不是我們能設計出來的,而是要看市場客觀需求,以及消費人群的特性。所以,創業前期立項一定要重視市場調查,最好有營銷體驗和消費體驗式的調查,要重視數據的積累和分析,切忌憑空想象。
在創業項目處于創意、準備階段時,我建議項目團隊要重視學習,特別是向競爭對手的學習。我的建議是派人到競爭對手那里去打工,先向競爭對手學習技術、學習管理、學習服務,以彌補自己的不足,然后建立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