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藍點的董事長康哲外,藍點的總經理鄧煜、技術總監廖生苗和研發部經理李凌都是電腦奇才。他們來自不同的城市,性格迥異,卻有著共同的夢想。其中的靈魂人物,便是最年輕、學歷最淺卻最富傳奇色彩的鄧煜。13歲時,鄧煜隨父母從南昌遷到深圳,1997年加盟深圳數據局下屬的龍脈公司,負責網絡規劃、實施和調試,并在網上結識了深圳萬用網專攻Linux的廖生苗。隨后又在bbs上認識了畢業于華中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在校時便獲得高級程序員證書的李凌。頗有遠見的鄧煜認為,他們幾個人都是技術型人才,但一個項目要成功推向市場,需要一個把技術商品化、市場化的人。鄧煜選擇了盛潤網絡系統公司的康哲。
和他們三人不同,在廣東潮州長大的康哲,創業前走的是另一條路。1990年他考入武漢大學新聞系,在《經濟日報》實習時就拿到了全國首屆韜奮新苗獎一等獎,畢業時曾同時接到《經濟日報》、《南方日報》、《深圳特區報》、《證券時報》四家報社的接收函,但當時他沒有選擇深圳。鄧小平南方談話掀起改革開放新熱潮。1993年,康哲放棄了在北京的工作,來到了《深圳特區報》。他希望自己能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釋放自己的潛能——他遞了一份“商業計劃書”給當時的特區報社長吳松營,獲得認可。之后,他獨自一人撐起了特區報4個版的《電腦時代》,版面辦得有聲有色。
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拉開信息技術時代的序幕。康哲覺得,“與其做一個旁觀者或者評論者,不如投身到時代變革的大潮中。”于是,1999年3月,他從深圳特區報社辭職,加盟盛潤網絡系統公司——這是中國第一批從硅谷拿到風險投資的互聯網企業。正是在這里,他認識了鄧煜。
1999年4月28日,康哲、鄧煜、廖生苗、李凌在深圳名典咖啡廳聚會,開始鄭重籌劃公司的成立問題——4個人就這樣被命運的紅線牽到了一起。
藍點上市首日股價暴漲400%
1999年7月下旬,公司第一次籌備會議在深圳一家菜館的餐桌上舉行。在這次會議上,公司的商業計劃書和遠景規劃包括公司的框架、每人所占的股份、規章制度等都確定下來,為今后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按照這個規劃,4人的分工是這樣的:康哲為董事長,負責藍點的企業發展策略規劃;鄧煜出任總經理,主持全面工作;廖生苗任技術總監,李凌為研發部經理,兩人負責技術開發。康哲還叫來了好友、畢業于北京外經貿大學財會專業的曾穎幫忙。9月7日,他們5人自籌資金20萬元,注冊成立公司,并在深圳賽格科技園租了一間不到3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開始了艱苦的創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