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運動”】
盡管面臨著諸多挑戰,不過,愿意加入這場“淘金熱”浪潮的投資者卻不乏其人。“每個人都緊閉嘴唇跳進了這個‘池塘’。”納特金談到。“我們為各種對沖基金和風險投資機構提供咨詢服務,我們會不斷強調參與其中的各種風險,我們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阻止它們進入這一市場,而是為了讓它們意識到可能發生的情況。可因為潛在的報償確實很高,所以,它們還是忍不住要參與進來。”
背靠新加坡電信公司(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的風險投資基金SingTel Innov8董事總經理賓威廉(William Bao Bean)指出,投資者將中國看作了一個收益豐厚的“大池塘”,盡管這個市場可能缺乏創新。“中國是一個各種服務不斷被創造出來的地方,或許,這里并沒有高水平的科技,不過,這里確實有各種各樣新的服務。” 賓威廉談到。“也許,5年前討論監管以及法規實施欠缺的問題還有些意義……但是,現在,人們關注的真正焦點卻在于價值到底存在于什么地方。對我們來說,我們在美國尋找的是能夠改變游戲規則的技術,而在中國尋找的是在這個地區能夠賺錢的服務。”
賺錢并不一定就意味著創新。在一個在很大程度上來說還是“處女地”的市場——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消費者群體——在其他地方已經取得成功的服務對中國來說可能還是新服務,很容易成為本土模仿者的目標。正如易觀國際的于揚談到的,在中國,人們經常會露骨地完全照搬他人的產品和服務。
于揚談到,目前,投資者很高興為完全模仿或者拷貝外國同類商業模式的公司提供支持。“實際上,百度的模式與谷歌很類似,只是進行了一點兒本土化改編。而攜程旅行網(CTrip)簡直就是Travelocity(美國知名旅游票務、行程代銷網站——譯者注)和Expedia(全球最大在線旅游資訊公司——譯者注)的‘鏡像’……單純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看,你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但是,如果從道德的角度來看,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于揚談到,中國有“數百家”初創企業在復制Facebook、Twitter以及其他社交媒體和娛樂網站,它們往往連網頁的圖樣都照搬過來。但是,這里也有“宏觀”水平上的創新。于揚談到:“有些公司是徹底的仿冒者,不過,有些公司則進行了我們稱之為‘宏觀創新’(macro-innovation)的嘗試,同時,為了更能被中國市場接受,它們改造了產品和服務。”
賓威廉的SingTel Innov8基金試圖發現能推向其他市場的產品和服務,對他們這樣的投資者而言,中國正在創造的是理想的產品和服務。“當一家美國公司來到中國時,它會把在發達國家市場提供的服務修改以后變成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服務。比如,中國的公司在基于手機、短信傳送而不是電子郵件的基礎上開發服務項目。”他談到,這些服務項目很容易被轉移到東南亞和非洲市場,這也是SingTel Innov8基金運作的地區。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