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張玉珊而言,現在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解決 “真假修身堂”難題。
“我真的沒有辦法,因為修身堂品牌在內地已經被搶注了,我們不愿接受對方開出的天價轉讓費,所以我才推出了新品牌。”對于此次將自己的名字與品牌相結合,張玉珊顯得頗為無奈。
“某些不法商人抄襲我公司的包裝設計,出產‘瘦身咖啡’,甚至將欣宜的照片貼在產品包裝上,招搖撞騙。我借此鄭重聲明,張玉珊修身堂從來沒有生產或出售任何咖啡產品,只做纖體美容。”說起種種不快的經歷,溫婉可人的張玉珊口吻一下變得嚴肅起來。
據張玉珊介紹,自2004年修身堂在上海開出第一家美容纖體中心到目前,她只在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廈門、寧波開過10家旗艦店,除此之外,別無分店。
3歲時有手袋才愿上街
對于天生麗質的張玉珊,人們談論的話題總是離不開“美麗”兩個字。但在采訪中,除“美麗”外,張玉珊談得最多的是“夢想”。
“夢想成真,相信是每個人所期盼的,我慶幸自己做到了。”張玉珊說。
在媽媽口中,張玉珊3歲就已懂得搭配衣服鞋襪,要提上手袋才愿意上街。“這個個性至今沒有絲毫改變,一有機會扮靚,我就會興奮莫名。”張玉珊說。
對于自己從事的美容行業,張玉珊表示,能夠將興趣轉化為事業,自己是個幸運兒。
遙想修身堂在香港的快速發展,張玉珊自己都覺得有些出乎意料。她攤開手,指著自己的掌紋對記者說:“別人都說我的事業線很長。”
當初還在電視臺當藝員時,張玉珊在無意中接觸了一款減肥產品,誰料她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是:“不如我來做代理。”
張玉珊回憶說,“當時就好像突然靈光一閃。”
迄今,張玉珊也無法解釋,從小就討厭聽家里人聊做生意的她,為何一下子就懂得如何涉足商海,并想出一套套概念和策劃。從代理產品,到研發藥品和儀器,再到公司上市……一氣呵成的行動讓人看到了這個看似文弱的女子身上的爆發力。
用自己的故事激勵年輕人
作為一個不怎么喜歡定過多太長遠目標的人,張玉珊覺得自己是一個保守主義者,一定要計劃周詳后才去做每一件事。尤其是公司上市以后,她覺得身上擔負的是很多人的利益,“所以錢要賺得更安全才行”。
早在修身堂進軍內地之前,她就到上海進行了整整一年的考察。當被問及為何在近10年后,修身堂才正式進軍內地市場,張玉珊笑著說:“要把最專業的東西帶到內地,需要長時間對團隊做培訓和管理。”
修身堂在內地的第一家店開在上海淮海路。有別于其他進軍內地企業的大手筆,張玉珊的這家店規模相當小。張玉珊解釋道:“用一家小店來做實驗田,看看消費者的反映,了解多了,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