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何在?
反壟斷法專家、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王曉曄認為,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一些新企業占市場支配地位的時間比較短,涉及到的知識產權比較多,對壟斷的認定有很多技術難題。
在研討會上,一些專家指出,互聯網區別于傳統制造業,其是否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能只考慮市場份額,而應綜合考慮市場門檻、技術標準等。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先林教授看來,互聯網產業本身就帶有技術變化迅速且進入門檻較低等特點,這些都可能成為互聯網公司不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證據。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吳韜表示,互聯網及高新技術領域是通過新技術對舊技術顛覆而實現革新的,企業的市場份額是可以通過市場的自我發展打破和調節的。
互聯網反壟斷,時代新課題
雖尚無定論,相關舉措已開始推出。
今年初,工信部發布《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其中明確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無正當理由,擅自對其他經營者提供的合法產品或服務實施不兼容”等。
中國互聯網協會也于日前公示了《互聯網終端軟件服務行業規范》(征求意見稿),以期監督終端軟件廠商競爭自律。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中國互聯網業離世界水平仍有相當差距,要促進其創新之路暢通,還需要各界共同努力,營造一個開放、平等、文明的互聯網生態環境。
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楊東看來,這首先需要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需要設計出一套符合互聯網行業背景的、考慮技術等因素的、公正公平的反壟斷體系;還要規范互聯網行業的競爭秩序并設計出一套公正的經濟糾紛調解體系,并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等。”
此外,還需要強化行政規范管理。“政府要及時出手當好裁判,建立公信技術機構。”行業主管部門應該以此為契機調整管理方式,制定相應的互聯網服務規范和業務的互聯互通標準,確保不同經營者的同類產品和服務能夠實現互通和相互可操作,防止處于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利用技術壁壘和用戶規模形成壟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