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4日,一家旨在向大學生提供學習指南的小網站在哈佛悄然出現,沒有人知道他會演變成市值829億美元的龐大互聯網帝國,對于哈佛的大多數師生來說,他們所知道的僅僅是一個名叫“Facebook”的網站走進了他們的生活。
互聯網的英雄如何當
Facebook的成功,造就了互聯網的又一位英雄,一位屬于WEB2.0時代的英雄,年僅26歲就已成為億萬富翁的馬克·扎克伯格為所有創業者,扛起了大旗。很難說清楚,究竟是WEB2.0造就了Facebook,還是Facebook推動了WEB2.0,先暫且拋棄對于扎克伯格的狂熱崇拜,Facebook本身具備的一些特性無疑是在這個時代成功的要素。而隨著Facebook的浪潮席卷全球,某些已經初露鋒芒或者還在忍辱負重的互聯網服務都帶有些Facebook的味道,具體地說,他們都帶有Facebook某一項功能或特質的痕跡。當然,并不是說所有與Facebook某項功能相近的公司就是模仿Facebook,在本文我將要列舉的一些例子中會發現有些公司的成立時間甚至比Facebook還要早,但這與邏輯并不矛盾。“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個時代的精神是唯一的,由這個“一”可以衍生出無數的應用,扎克伯格抓住了這個“一”,并將這唯一的“道”盡可能地貫穿Facebook的所有功能與服務,而與之區別的其他看穿這個時代精神的公司抓住的則是由“一”衍生出的“萬物”。
O2O是最近剛剛流行起來的名詞,這種Online to Offline的模式主要指電子商務的模式,但是最先將這種O2O模式發揚光大的,卻是Facebook。Facebook一個很受歡迎的功能叫做“活動”,可以幫助線上的好友組織線下活動。而在iPhone上一款叫做Hurricane Party的應用,非常好地模仿了Facebook“活動”功能的特點。盡管在中國,可能因為社交習慣的不同,沒有美國的那種Party文化,但是一款“Poker Party”或者“Mahjong Party”會有人喜歡也說不定。
“道”只有唯一,但由此衍生出的“萬物”卻是無限,Facebook也不可能把所有社交網絡相關應用都握在手中,開放平臺的意義也在于此,因此,在不具備大智慧、大毅力、大機緣看穿下一個時代之道的情況下,去追逐WEB2.0時代那無窮無盡的“萬物”也許是一條創業的捷徑。
時代精神難把控
“社交網絡”的概念婦孺皆知,但究竟何種應用才能真正符合時代潮流并走向成功卻不是那么容易看清的。Second Life可以說是一款次時代的軟件,其由RealNetworks公司前CTO Philip Rosedale通過Linden實驗室開發。用戶可以通過可運動的虛擬化身互相交互。這套程序還在一個通常的元宇宙的基礎上提供了一個高層次的社交網絡服務。居民們可以四處逛逛,會碰到其他的居民,社交、參加個人或集體活動、制造和相互交易虛擬財產和服務。中國也有一些模仿Second Life的軟件,比如HiPiHi、uWorld以及Novoking,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在IT技術不發生顛覆性革命的情況下,中國模仿Second Life的行為很難有所作為。
與之相對應的一個于2004年成立的名叫Stardoll的網站路途就要順利的多,這是一家給年輕女孩玩的虛擬時尚購物網站。在里面可以免費制造自己的娃娃。用Stardollar給她買衣服,買化妝品并打扮她的房間。每個娃娃都有自己的房間跟衣櫥。玩家之間可以相互送禮物,從而加深友誼也讓網站獲得了盈利。同樣的妄圖構造一個虛擬世界,Stardoll采用了與Facebook“禮物”功能相似的模式卻闖出了一片新天地。Facebook近乎完美的SNS屬性讓尋找正確道路這一過程存在簡單化的可能。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WEB2.0是其核心,而由此衍生出的種種功能也都帶有WEB2.0的屬性,因此,分析它的每一項服務和功能,將符合時代精神與具備可操作性的特質拿出來,將其做深、做細的做法當大有可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