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在中國鮮有人做的事
還記得我的大學導師跟我說過一句話“永遠不要妄圖做一件沒人做過的事,所有你能想到的事一定都有人做過”,事實確實如此,但對于普通創業者來說,也許可以做在中國還沒人做過或很少人做的事。FriendFeed是一個用于聚合個人Feed的在線服務,它的創建是建立一個讓用戶便于跟蹤社會性鏈接點的服務。通過FriendFeed用戶可以把自己在一些常用社會性網絡上的Feed信息聚合到一個Feed上。這家由谷歌前員工創立的公司最終被谷歌的死對頭Facebook收購,并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其壓制Twitter的局面。而在我國國內,這種整合社交網絡的應用似乎更有用戶需求,僅微博一項,國內就有數家大佬級的公司在競爭,更不用說微博與博客等跨平臺的整合了。但奇怪的是,國內的垂直搜索引擎持續升溫,但是像Friendfeed這種整合社交網絡的服務卻沒有人做起來。一位互聯網資深人士告訴我,“如果做這種整合服務,上游被挾制不利于發展”。誠然,谷歌的搜索引擎無法抓取任何Facebook頁面內的信息,但不是每家公司都是Facebook,哪怕僅僅是將所有微博整合在一起都有著極大的市場,再退一步,即使國內所有的社交網絡嚴防死守,做一款整合IM的軟件想來也有一定的市場。
類似“垂直Facebook”有許多成功的標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現在正與Facebook一爭天下的Twitter.誰也無法想象這項在2006年才推出的服務能夠達到如此的影響力,僅僅用了4年的時間,就在2010年末市值就達到了37億美元。而這項與Facebook的“狀態”功能如此相像的服務也證明了“垂直Facebook”的可行性。同樣類似狀態功能的,類似Tumblr這樣的輕博客也在國外嶄露頭角,而國內的點點等網站也緊隨其后想要進入這片藍海市場。但是,不要以為這就是Facebook“狀態”功能的全部。如果將LBS融入狀態功能里,使得手機用戶隨時隨地發布自己的微型博客,而接受這些消息的人不見得必須是自己現實中的好友,也許處在同一個區域的陌生人可以成為這些信息的最佳接受者,而因此對零售業尤其是實體店的影響,也許能進化出一條全新的產業鏈,我們也許可以親切的稱呼其為“地博”。
還有一些應用,并不是Facebook先提出的,但卻是Facebook將其發揚光大的,本著成王敗寇的價值觀,這種應用對于廣大創業者來說也有著重大的參考意義,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網絡休閑游戲了。此種游戲由來已久,從最初的俄羅斯方塊、到各種解密小游戲,再到Adobe的Flash出現后大幅增強用戶黏性一直處在不溫不火的狀態,而Facebook將其放在社交網絡的平臺后,才真正大放異彩。而搭上這一班順風車中最著名的就是Zynga了,盡管其在業內的口碑一直不好,與國內某互聯網公司在業界的風評不相伯仲,但不可否認的是,Zynga在社交游戲領域成功崛起。
所有想要在互聯網創業并一展拳腳的人都應該感謝彼特·泰爾,如果沒有這位PayPal的聯合創始人用50萬美元資助Facebook,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會像現在這么近,而互聯網給予普通創業者的機會也從來沒有這么多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