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泡沫、危機,都應該是買東西的好機會,包括企業的發展。所以我個人覺得泡沫(或危機)是個好東西
編者按:
近日,漢庭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在北京大學發表主題演講,談及自己的創業經歷并分享了創業經驗。季琦表示,對于一個創業者來說,“泡沫”或危機是個好東西,要善于利用。
回顧三次創業經歷,季琦稱自己很“幸運”,每次都會遇上不同的困難,但都會化危險為機遇。比如創辦攜程時趕上中國互聯網泡沫,建立如家時碰上“非典”,經營漢庭時遭遇金融危機。對此,季琦表示,只要用心發掘,任何一次泡沫、危機都可能成為企業發展的好機會。
另外,在季琦看來,對于創業者而言,不能賺錢的企業一定不是好企業,而通過融資拿到錢的企業更應該仔細規劃未來。因為一旦融資,就是對公司創始人股權的很大稀釋,甚至可能導致其失去公司控制權。
以下是季琦演講實錄摘選。
季琦:
1989年,我研究生畢業,好不容易被外企錄用,卻因為戶口問題不能去。由于自己有做生意的底子,竟然毫不猶豫,滿懷信心地開始了創業——在上海交通大學門口的華山路上和別人合伙做電腦生意。此后,我在國企上過班,還在美國混了兩年,然后回到國內自己做各種各樣的生意,從做網絡開始,到做數據庫軟件,再到做ERP咨詢。
1999年,創業、互聯網是硅谷最熱門的話題。我和梁建章在一次飯局閑聊后,他決定從甲骨文出來,我離開ERP公司,一起開始創業——攜程就這么開始了。
創業需要錢。那時我們兩個都沒有什么錢,于是拉上了我們那一屆號稱最有錢的沈南鵬。基于對國內旅游市場的預判,我們決定做一家旅游類網站。可我們還缺一個做過旅游的人,于是我訪遍我們所有的交大同學,找到了范敏,他當時是上海旅行社的總經理。
沒想到的是,我們剛開始做不到一年就碰到了互聯網的泡沫,當時大家都很慌張。可正是公司要斷炊的時候,我們拿到了一筆錢,大概一千多萬美金,后來攜程就活下來了。所以我個人覺得泡沫是個好東西。
兩個大學生用一張紙就可以拿走一百萬美金,這在那個年代不是什么稀奇事兒。
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億唐,這個公司今天已經沒有了,它融到了五六千萬美金。當時我們想從新浪挖一個做旅游的人,億唐開出了比我們高幾倍的工資,同時加送貴重的禮品和出國留學的承諾,花錢就是這么狠。
那時,90%的互聯網企業陶醉于商業計劃,陶醉于點擊率,陶醉于融資。一個企業不管是十年前,還是今天,還是十年后,不管是做教育,還是做旅游,還是房地產,如果不賺錢,這個企業一定是不靠譜的。如果陶醉于融資、上市,這個企業是不會長久的,也是不值得信賴的企業。
今天,你會看到拿錢一樣很容易,很多創業者有一個想法就能拿到錢,但是你必須要清楚拿到錢不是你的結束,是你一個輝煌或者一個痛苦的開始。
一千萬美金的故事并不是完美結局。攜程創辦之初我們控制100%的股權,而上市前四個人的股份加起來不到40%,稀釋非常大,那個時候只想拿到一千多萬美金的救命錢,可救得狠了點,最后稀釋的是我們的股份,犧牲的是我們的利益。
我們幾個人很痛心,大家開始琢磨新的項目。那時有些客戶反映攜程網雖然不錯,但是里面幾乎沒有便宜的酒店。顧客投訴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這可能是個商機。我發現,很多高檔酒店都很樂意跟我們談合作,卻有一個酒店不愿意跟我們做生意,它就是錦江之星的前身——新亞之星。
新亞是范敏的老東家,即使有這么深的關系我們都拿不到多少房間。一天只給我們三間房,賣光了就沒有了。我們就帶著好奇去拜訪新亞。后來發現,在上海的繁華地段金陵路上,他們房間只賣一百多塊錢,以至于我以后出差也選那個地方,它的服務不低于三星級,性價比非常高,而當時中國市場上便宜、干凈、安全的酒店基本沒有。我們就從供求兩個方面找到了商機。所以,我拿著一點點錢代表攜程做了第二個企業,叫如家酒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